詠史十一首
詠史十一首朗讀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fēng)吹墓田。
精靈如有在,幽憤滿松煙。
漢皇修雅樂,乘輿臨太學(xué)。
三老與五更,天王親割牲。
一人調(diào)風(fēng)俗,萬國和且平。
單于驟款塞,武庫欲銷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壇下,如有簫韶聲。
巢許在嵩潁,陶唐不得臣。
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親。
綿邈數(shù)千祀,丘中誰隱淪。
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揚(yáng)側(cè)陋,薜蘿為縉紳。
九重念入夢,三事思降神。
且設(shè)庭中燎,寧窺泉下鱗。
漢時征百粵,楊仆將樓船。
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騷然。
島夷非敢亂,政暴地仍偏。
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
三軍求裂土,萬里詎聞天。
魏闕心猶在,旗門首已懸。
如何得良吏,一為制方圓。
秦滅漢帝興,南山有遺老。
危冠揖萬乘,幸得厭征討。
當(dāng)君逐鹿時,臣等已枯槁。
寧知市朝變,但覺林泉好。
高臥三十年,相看成四皓。
帝言翁甚善,見顧何不早。
咸稱太子仁,重義亦尊道。
側(cè)聞驪姬事,申生不自保。
暫出商山云,朅來趨灑掃。
東宮成羽翼,楚舞傷懷抱。
后代無其人,戾園滿秋草。
日照昆侖上,羽人披羽衣。
乘龍駕云霧,欲往心無違。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國。
靈氣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為漢武帝,精思遍群山。
糜費(fèi)巨萬計,宮車終不還。
蒼蒼茂陵樹,足以戒人間。
天生忠與義,本以佐雍熙。
何意李司隸,而當(dāng)昏亂時。
古墳襄城野,斜徑橫秋陂。
況不禁樵采,茅莎無孑遺。
高標(biāo)尚可仰,精爽今何之。
一忤中常侍,銜冤誰見知。
嘗觀黨錮傳,撫卷不勝悲。
文侯耽鄭衛(wèi),一聽一忘餐。
白雪燕姬舞,朱弦趙女彈。
淫聲流不返,慆蕩日無端。
獻(xiàn)歲受朝時,鳴鐘宴百官。
兩床陳管磬,九奏殊未闌。
對此唯恐臥,更能整衣冠。
蜀主相諸葛,功高名亦尊。
驅(qū)馳千萬眾,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孫,國亡身不存。
社宮久蕪沒,白雁猶飛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濟(jì)黎元。
為蜀諒不易,如曹難復(fù)論。
六國韓最弱,末年尤畏秦。
鄭生為韓計,且欲疲秦人。
利物可分社,原情堪滅身。
咸陽古城下,萬頃稻苗新。
沂水春可涉,泮宮映楊葉。
麗色異人間,珊珊搖珮環(huán)。
展禽恒獨(dú)處,深巷生禾黍。
城上飛海云,城中暗春雨。
適來鳴珮者,復(fù)是誰家女。
泥沾珠綴履,雨濕翠毛簪。
電影開蓮臉,雷聲飛蕙心。
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
歸徑雖可尋,天陰光景促。
憐君貞且獨(dú),愿許君家宿。
徒勞惜衾枕,了不顧雙蛾。
艷質(zhì)誠可重,淫風(fēng)如禮何。
周王惑褒姒,城闕成陂陀。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fēng)吹墓田。 精靈如有在,幽憤滿松煙。 漢皇修雅樂,乘輿臨太學(xué)。 三老與五更,天王親割牲。 一人調(diào)風(fēng)俗,萬國和且平。 單于驟款塞,武庫欲銷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壇下,如有簫韶聲。 巢許在嵩潁,陶唐不得臣。 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親。 綿邈數(shù)千祀,丘中誰隱淪。 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揚(yáng)側(cè)陋,薜蘿為縉紳。 九重念入夢,三事思降神。 且設(shè)庭中燎,寧窺泉下鱗。 漢時征百粵,楊仆將樓船。 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騷然。 島夷非敢亂,政暴地仍偏。 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 三軍求裂土,萬里詎聞天。 魏闕心猶在,旗門首已懸。 如何得良吏,一為制方圓。 秦滅漢帝興,南山有遺老。 危冠揖萬乘,幸得厭征討。 當(dāng)君逐鹿時,臣等已枯槁。 寧知市朝變,但覺林泉好。 高臥三十年,相看成四皓。 帝言翁甚善,見顧何不早。 咸稱太子仁,重義亦尊道。 側(cè)聞驪姬事,申生不自保。 暫出商山云,朅來趨灑掃。 東宮成羽翼,楚舞傷懷抱。 后代無其人,戾園滿秋草。 日照昆侖上,羽人披羽衣。 乘龍駕云霧,欲往心無違。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國。 靈氣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為漢武帝,精思遍群山。 糜費(fèi)巨萬計,宮車終不還。 蒼蒼茂陵樹,足以戒人間。 天生忠與義,本以佐雍熙。 何意李司隸,而當(dāng)昏亂時。 古墳襄城野,斜徑橫秋陂。 況不禁樵采,茅莎無孑遺。 高標(biāo)尚可仰,精爽今何之。 一忤中常侍,銜冤誰見知。 嘗觀黨錮傳,撫卷不勝悲。 文侯耽鄭衛(wèi),一聽一忘餐。 白雪燕姬舞,朱弦趙女彈。 淫聲流不返,慆蕩日無端。 獻(xiàn)歲受朝時,鳴鐘宴百官。 兩床陳管磬,九奏殊未闌。 對此唯恐臥,更能整衣冠。 蜀主相諸葛,功高名亦尊。 驅(qū)馳千萬眾,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孫,國亡身不存。 社宮久蕪沒,白雁猶飛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濟(jì)黎元。 為蜀諒不易,如曹難復(fù)論。 六國韓最弱,末年尤畏秦。 鄭生為韓計,且欲疲秦人。 利物可分社,原情堪滅身。 咸陽古城下,萬頃稻苗新。 沂水春可涉,泮宮映楊葉。 麗色異人間,珊珊搖珮環(huán)。 展禽恒獨(dú)處,深巷生禾黍。 城上飛海云,城中暗春雨。 適來鳴珮者,復(fù)是誰家女。 泥沾珠綴履,雨濕翠毛簪。 電影開蓮臉,雷聲飛蕙心。 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 歸徑雖可尋,天陰光景促。 憐君貞且獨(dú),愿許君家宿。 徒勞惜衾枕,了不顧雙蛾。 艷質(zhì)誠可重,淫風(fēng)如禮何。 周王惑褒姒,城闕成陂陀。
李華(約715-766),唐代散文家,詩人。字遐叔,趙郡贊皇(今屬河北)人。開元二十三年(735)進(jìn)士,天寶二年(743)登博學(xué)宏辭科,官監(jiān)察御使、右補(bǔ)闕。安祿山陷長安時,被迫任鳳閣舍人?!鞍彩分畞y”平定后,貶為杭州司戶參軍。明年,因風(fēng)痹去官,后又托病隱居山陽以終,信奉佛法。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病故。作為著名散文家,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并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柳古文運(yùn)動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經(jīng)》為泉源”(獨(dú)孤及《趙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書”。主張“尊經(jīng)”、“載道”。其傳世名篇有《吊古戰(zhàn)場文》。亦有詩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詠史十一首》的詩詞大意
昂揚(yáng)獬豸野獸,來自太平之年。亂世才隱藏,即使人造成過失。
曾聽說斷馬劍,每次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fēng)吹墓地。
精靈如有在,幽憤滿松煙。
漢皇修定雅樂,皇帝親臨太學(xué)。
三老和五更,天王親自割牲。
一人調(diào)風(fēng)俗,萬國要平和。
單于屢次通好,武庫想消除戰(zhàn)爭。
文物這朝盛,你我為什么穆清。
至今壇壇下,如有簫韶聲。
巢允許在嵩穎,唐堯不到我。
九州還洗了,一個命令怎么能親近。
漁歌幾千年,我問誰隱形。
朝游公卿府,晚上是山林人。
蒲帛揚(yáng)旁邊簡陋,薜蘿為紳士。
九重思念入夢,三件事想降下神靈。
并且設(shè)置庭中火炬,怎么看泉下鱗。
漢代征百粵,楊仆率領(lǐng)樓船。
幕府功業(yè)沒有建立,江湖已經(jīng)騷動。
海盜不敢亂,政治暴力地仍然偏。
得罪便帶著玉璧,防止自身就擁有。
三軍求裂土,里怎么聽說天。
朝廷心還在,門口已經(jīng)懸掛旗幟。
如何得到良吏,一是制定方圓。
秦朝滅亡漢朝皇帝興,南山有遺老。
危險冠向萬輛,希望能夠滿足征討。
當(dāng)你驅(qū)逐鹿時,我們已經(jīng)干枯。
寧知道市場朝變化,只是覺得林泉好。
高臥三十年,看成四皓。
皇帝說我很好,你為什么不早點見到顧。
都稱贊太子仁,重義也尊道。
旁聽到驪姬事,申生不保護(hù)自己。
暫時從商山說,歸來去打掃。
束成翅膀,楚舞憂傷抱。
后代沒有合適的人,戾園滿秋草。
日照昆侖山上,羽人披著羽衣。
乘龍駕云霧,想去心沒有違背。
這山在西北,這是神仙國。
靈氣都自然,尋找不可能。
為什么漢武帝,精神遍布群山。
耗費(fèi)巨萬計,皇帝終究不會回來。
蒼蒼茂陵樹,足以告誡人間。
天生忠與義,本以幫助雍熙。
為什么李司隸,而當(dāng)混亂時。
古墳襄城郊野,斜徑橫秋破。
況不禁止打柴,茅莎一網(wǎng)打盡。
高峰還可以抬頭,靈魂現(xiàn)在什么的。
一沖突中常侍,誰知見含冤。
曾經(jīng)考察黨錮傳,撫卷不勝悲。
文侯耽鄭、衛(wèi),一個接受一個忘記吃飯。
白雪燕姬舞,朱弦趙女彈。
淫聲流不回去,蕩天無端懷疑。
獻(xiàn)歲接受朝賀時,響鐘宴請百官。
兩床陳管磬,第九次演奏很不盡。
回答這只擔(dān)心睡覺,更能整衣冠。
蜀主相諸葛亮,功高名也尊重。
驅(qū)馳千萬人,怒目俯視中原。
曹伯任公孫,國亡身不存在。
社宮久荒蕪湮沒,白雁還飛翻。
不要說君臣合,可以用來幫助百姓。
為蜀恐怕不容易,像曹很難再討論。
六國韓國最薄弱,晚年尤其害怕秦國。
鄭先生為韓國計劃,而且想要消耗秦國人。
利物可分為,原來愛情能滅身。
咸陽古城下,萬頃稻苗新。
沂水春可涉,泮宮映楊葉。
麗色異人之間,緩緩地?fù)u玉佩環(huán)。
展禽恒獨(dú)處,深巷里生長莊稼。
城上飛海說,城中暗春雨。
剛才鳴玉佩的人,又是誰家的女兒。
泥沾珠點綴著,雨濕翠毛插。
電影開蓮花臉,雷聲飛蕙心。
自稱沂水曲,采用萍兼采登錄。
歸經(jīng)雖然可以找到,天陰光景催促。
憐憫你忠貞且獨(dú),希望同意你家過夜。
徒勞可惜被子和枕頭,了不考慮雙蛾。
艷質(zhì)的確很重,淫風(fēng)如禮儀是什么。
周王迷惑褒姒,城網(wǎng)成傾斜。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