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朗讀藕葉池塘,榕陰庭院。
年時好月今宵見。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綃霧縠誰裁剪。
撲粉□綿,侵塵寶扇。
遙知掩抑成凄怨。
去程何許是歸程,離觴為我深深勸。
年時好月今宵見。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綃霧縠誰裁剪。
撲粉□綿,侵塵寶扇。
遙知掩抑成凄怨。
去程何許是歸程,離觴為我深深勸。
藕葉池塘,榕陰庭院。 年時好月今宵見。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綃霧縠誰裁剪。 撲粉□綿,侵塵寶扇。 遙知掩抑成凄怨。 去程何許是歸程,離觴為我深深勸。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的詩詞大意
藕葉池塘,榕陰庭院。年時喜歡月亮今晚見。
說丫環(huán)玉手臂一起清爽寒冷,冰薄紗霧谷誰剪。
撲粉口綿,入侵塵寶扇。
遙知掩抑成凄涼哀怨。
去程哪里是回家的路,離杯是我深深鼓舞。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