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懷二首·漁竿消日酒
寫懷二首·漁竿消日酒朗讀漁竿消日酒消愁,一醉忘情萬事休。
卻恨韓彭興漢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花滿西園月滿池,笙歌搖曳畫船移。
如今暗與心相約,不動征旗動酒旗。
卻恨韓彭興漢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花滿西園月滿池,笙歌搖曳畫船移。
如今暗與心相約,不動征旗動酒旗。
漁竿消日酒消愁,一醉忘情萬事休。 卻恨韓彭興漢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花滿西園月滿池,笙歌搖曳畫船移。 如今暗與心相約,不動征旗動酒旗。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晚唐名將。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為866年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余萬。后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zhèn)海、淮南等五鎮(zhèn)節(jié)度使。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高駢多次重創(chuàng)起義軍。被唐僖宗任命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tǒng)。后中黃巢緩兵之計,大將張璘陣亡。高駢由此不敢再戰(zhàn),致使黃巢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后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后被部將畢師鐸所害,連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瘞(埋)之”。
《寫懷二首·漁竿消日酒》的詩詞大意
釣魚竿消天酒消憂愁,一個醉酒忘情萬事休。卻恨韓彭興漢室,成功不會向五湖游。
花滿西園月滿池,笙歌搖蕩畫船移。
如今黑暗與心相互約定,不動征旗動酒旗。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