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朗讀清暑簾開散異香,恩深咫尺對龍章。
花應洞里尋常發(fā),日向壺中特地長。
坐久忽疑槎犯斗,歸來兼恐海生桑。
如今冷笑東方朔,唯用詼諧侍漢皇。
花應洞里尋常發(fā),日向壺中特地長。
坐久忽疑槎犯斗,歸來兼恐海生桑。
如今冷笑東方朔,唯用詼諧侍漢皇。
清暑簾開散異香,恩深咫尺對龍章。 花應洞里尋常發(fā),日向壺中特地長。 坐久忽疑槎犯斗,歸來兼恐海生桑。 如今冷笑東方朔,唯用詼諧侍漢皇。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zhèn)節(jié)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的詩詞大意
清暑簾開散異香,恩深極小對龍章。花應洞里尋常發(fā),
天向壺中特別地長。
坐久忽然懷疑槎侵犯斗,回來而且恐怕海生桑。
如今冷笑東方朔,只有用詼諧侍奉漢皇。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