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不見月
中秋夜不見月朗讀陰云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yǎng)蟾蜍。
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yǎng)蟾蜍。
陰云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yǎng)蟾蜍。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zhèn))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中秋夜不見月》的詩詞大意
陰云傍晚上空虛,今晚清光已經(jīng)破除。只怕將來轉晴后,玉輪依舊養(yǎng)癩蛤蟆。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