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舊館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舊館朗讀后學方成市,吾師又上賓。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yǎng)生人。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yǎng)生人。
后學方成市,吾師又上賓。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yǎng)生人。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zhí)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xié)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舊館》的詩詞大意
后來的學者正在成為市場,我們的老師又貴賓。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像春天。
棋客人留下孩子,山精避開直神。
無從掌握石髓,以及與養(yǎng)生人。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