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香爐峰頂
登香爐峰頂朗讀迢迢香爐峰,心存耳目想。
終年牽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蘿蹋危石,手足勞俯仰。
同游三四人,兩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頂,目眩神怳怳.高低有萬尋,闊狹無數(shù)丈。
不窮視聽界,焉識宇宙廣。
江水細如繩,湓城小于掌。
紛吾何屑屑,未能脫塵鞅。
歸去思自嗟,低頭入蟻壤。
終年牽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蘿蹋危石,手足勞俯仰。
同游三四人,兩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頂,目眩神怳怳.高低有萬尋,闊狹無數(shù)丈。
不窮視聽界,焉識宇宙廣。
江水細如繩,湓城小于掌。
紛吾何屑屑,未能脫塵鞅。
歸去思自嗟,低頭入蟻壤。
迢迢香爐峰,心存耳目想。 終年牽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蘿蹋危石,手足勞俯仰。 同游三四人,兩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頂,目眩神怳怳.高低有萬尋,闊狹無數(shù)丈。 不窮視聽界,焉識宇宙廣。 江水細如繩,湓城小于掌。 紛吾何屑屑,未能脫塵鞅。 歸去思自嗟,低頭入蟻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登香爐峰頂》的詩詞大意
迢迢香爐峰,心在耳目想。一生牽物役,今天剛一去。
攀蘿蹋危石,手足疲勞俯仰。
一同游覽三四人,兩人不敢上。
上到峰頂,目眩神模糊模糊.高低有萬丈,寬窄不敷丈。
不窮盡視聽界,他認識宇宙廣。
長江水細如繩,湓城小在掌。
紛紛我怎么屑屑,不能脫塵鞅。
回家去想自己啊,低著頭走進螞蟻的巢穴。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