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
詠懷朗讀冉牛與顏淵,卞和與馬遷。
或罹天六極,或被人刑殘。
顧我信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為夭,吾今欠數(shù)年。
知分心自足,委順身常安。
故雖窮退日,而無戚戚顏。
昔有榮先生,從事于其間。
今我不量力,舉心欲攀援。
窮通不由己,歡戚不由天。
命即無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務(wù)由己者,省躬諒非難。
勿問由天者,天高難與言。
或罹天六極,或被人刑殘。
顧我信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為夭,吾今欠數(shù)年。
知分心自足,委順身常安。
故雖窮退日,而無戚戚顏。
昔有榮先生,從事于其間。
今我不量力,舉心欲攀援。
窮通不由己,歡戚不由天。
命即無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務(wù)由己者,省躬諒非難。
勿問由天者,天高難與言。
冉牛與顏淵,卞和與馬遷。 或罹天六極,或被人刑殘。 顧我信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為夭,吾今欠數(shù)年。 知分心自足,委順身常安。 故雖窮退日,而無戚戚顏。 昔有榮先生,從事于其間。 今我不量力,舉心欲攀援。 窮通不由己,歡戚不由天。 命即無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務(wù)由己者,省躬諒非難。 勿問由天者,天高難與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詠懷》的詩詞大意
冉牛與顏淵,卞和與司馬遷。遭受天六極,有的被人用刑致殘。
看我真是幸,百骸并且完整。
五十不算短命,我現(xiàn)在沒有幾年。
知道把心從你,委順自己常安。
所以即使徹底退一天,而沒有憂愁顏。
從前有榮先生,從事于其中。
現(xiàn)在我不衡量自己的力量,發(fā)心要攀援。
窮通不由己,歡樂和不由天。
命令就沒有辦法,心可使坦然。
并且致力于通過自己的,自我反省并非難。
不要問由天的,天很高很難跟他說話。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