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至涪州先寄王員外使君縱
漸至涪州先寄王員外使君縱朗讀文教通夷俗,均輸問火田。
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
毒瘴含秋氣,陰崖蔽曙天。
路難空計(jì)日,身老不由年。
將命寧知遠(yuǎn),歸心詎可傳。
星郎復(fù)何意,出守五溪邊。
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
毒瘴含秋氣,陰崖蔽曙天。
路難空計(jì)日,身老不由年。
將命寧知遠(yuǎn),歸心詎可傳。
星郎復(fù)何意,出守五溪邊。
文教通夷俗,均輸問火田。 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 毒瘴含秋氣,陰崖蔽曙天。 路難空計(jì)日,身老不由年。 將命寧知遠(yuǎn),歸心詎可傳。 星郎復(fù)何意,出守五溪邊。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shí)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diào),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lán)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漸至涪州先寄王員外使君縱》的詩詞大意
文化教育與民族習(xí)俗,均輸火田問。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
毒瘴含秋氣,陰崖遮蔽曙天。
路難空計(jì)算,人老不由年。
將命令寧知遠(yuǎn),回心怎么可以傳。
星郎又是什么意思,出守五溪邊。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