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過七嶺,寄題硤石裴丞廳壁
早春過七嶺,寄題硤石裴丞廳壁朗讀出硤寄趣少,晚行偏憶君。
依然向來處,官路溪邊云。
茲路豈不劇,能無俗累紛。
槐陰永未合,泉聲細猶聞。
彌嘆春罷酒,牽卑從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風薰。
依然向來處,官路溪邊云。
茲路豈不劇,能無俗累紛。
槐陰永未合,泉聲細猶聞。
彌嘆春罷酒,牽卑從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風薰。
出硤寄趣少,晚行偏憶君。 依然向來處,官路溪邊云。 茲路豈不劇,能無俗累紛。 槐陰永未合,泉聲細猶聞。 彌嘆春罷酒,牽卑從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風薰。

蕭穎士(717~768年),字茂挺,潁州汝陰(今安徽阜陽)人,郡望南蘭陵(今江蘇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蕭高才博學,著有《蕭茂挺集》。門人共謚“文元先生”。工于書法,長于古籀文體,時人論其“殷、顏、柳、陸,李、蕭、邵、趙,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辭,語言樸實;詩多清凄之言。家富藏書,玄宗時,家居洛陽,已有書數(shù)千卷。安祿山謀反后,他把藏書轉移到石洞堅壁,獨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蕭梁史話》《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輯錄有《蕭茂挺文集》1卷,《全唐詩》收其詩20首,收其文2卷。
《早春過七嶺,寄題硤石裴丞廳壁》的詩詞大意
出碘寄去少,晚走偏想起你。依然向來往的地方,官路溪邊說。
這路難道不嚴重,可能沒有俗累糾紛。
槐陰永遠不符合,還聽到泉聲細。
更加贊嘆春宴,拉低從這里分。
登高望城進入,斜影半風熏。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