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經(jīng)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詩應(yīng)制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經(jīng)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詩應(yīng)制朗讀漢東不執(zhí)象,河朔方斗龍。
夏滅漸寧亂,唐興終奮庸。
皇威正赫赫,兵氣何匈匈。
用武三川震,歸淳六代醲.
成皋睹王業(yè),天下致人雍。
即此巡于岱,曾孫受命封。
夏滅漸寧亂,唐興終奮庸。
皇威正赫赫,兵氣何匈匈。
用武三川震,歸淳六代醲.
成皋睹王業(yè),天下致人雍。
即此巡于岱,曾孫受命封。
漢東不執(zhí)象,河朔方斗龍。 夏滅漸寧亂,唐興終奮庸。 皇威正赫赫,兵氣何匈匈。 用武三川震,歸淳六代醲. 成皋睹王業(yè),天下致人雍。 即此巡于岱,曾孫受命封。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jìn)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jiān)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dān)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shí)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經(jīng)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詩應(yīng)制》的詩詞大意
漠不執(zhí)象征,黃河朔方斗龍。夏滅亡逐漸平息混亂,唐朝建立以來始終奮發(fā)。
皇威正赫赫,兵氣什么嘰里呱啦。
用武三川地震,歸淳六代多多.
成皋看到王業(yè),天下致人雍。
就是巡視在泰山,曾接受命封。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