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
折楊柳朗讀邊地遙無極,征人去不還。
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望斷流星驛,心馳明月關(guān)。
藁砧何處在,楊柳自堪攀。
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望斷流星驛,心馳明月關(guān)。
藁砧何處在,楊柳自堪攀。
邊地遙無極,征人去不還。 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望斷流星驛,心馳明月關(guān)。 藁砧何處在,楊柳自堪攀。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nóng)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yīng)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xué)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xí)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yán)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折楊柳》的詩詞大意
邊地遠(yuǎn)遠(yuǎn)沒有達(dá)到,征稅人去不回。秋容凋翠羽,另外淚減少紅顏。
盼望流星驛站,心馳明月關(guān)。
蘗砧何處在,楊柳從堪攀。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