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臨津房少府
送臨津房少府朗讀岐路三秋別,江津萬里長。
煙霞駐征蓋,弦奏促飛觴。
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
贈言未終竟,流涕忽沾裳。
煙霞駐征蓋,弦奏促飛觴。
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
贈言未終竟,流涕忽沾裳。
岐路三秋別,江津萬里長。 煙霞駐征蓋,弦奏促飛觴。 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 贈言未終竟,流涕忽沾裳。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nóng)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送臨津房少府》的詩詞大意
岐路三秋別,江津萬長。煙霞在征討蓋,弦奏催促舉杯。
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
贈說還沒有完畢,流著眼淚忽然沾裳。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