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漢高廟
謁漢高廟朗讀纂堯靈命啟,滅楚馀閏終。
飛名膺帝箓,沈跡韞神功。
瑞氣朝浮碭,祥符夜告豐。
抑揚駕人杰,叱咤掩時雄。
締構(gòu)三靈改,經(jīng)綸五緯同。
干戈革宇內(nèi),聲教盡寰中。
運謝年逾遠,魂歸道未窮。
樹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宮。
沐蘭祈泗上,謁帝動深衷。
英威肅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徑,枌社落霜叢。
蕭索陰云晚,長川起大風(fēng)。
飛名膺帝箓,沈跡韞神功。
瑞氣朝浮碭,祥符夜告豐。
抑揚駕人杰,叱咤掩時雄。
締構(gòu)三靈改,經(jīng)綸五緯同。
干戈革宇內(nèi),聲教盡寰中。
運謝年逾遠,魂歸道未窮。
樹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宮。
沐蘭祈泗上,謁帝動深衷。
英威肅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徑,枌社落霜叢。
蕭索陰云晚,長川起大風(fēng)。
纂堯靈命啟,滅楚馀閏終。 飛名膺帝箓,沈跡韞神功。 瑞氣朝浮碭,祥符夜告豐。 抑揚駕人杰,叱咤掩時雄。 締構(gòu)三靈改,經(jīng)綸五緯同。 干戈革宇內(nèi),聲教盡寰中。 運謝年逾遠,魂歸道未窮。 樹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宮。 沐蘭祈泗上,謁帝動深衷。 英威肅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徑,枌社落霜叢。 蕭索陰云晚,長川起大風(fēng)。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guī),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xué)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nèi)史令,預(yù)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xué)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后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采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另外,據(jù)《安平縣志》載:李百藥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xiāng)寺店村南。
《謁漢高廟》的詩詞大意
繼承堯靈命啟,滅楚余閏終。飛名接受皇帝位,沈事跡報神功。
瑞氣朝浮蛋,祥符夜告訴豐。
抑揚駕人杰,叱咤掩蓋時雄。
締造天地人改變,經(jīng)營五星同。
干戈革除天下,音樂教育盡寰中。
運謝年越遠,靈魂歸道不盡。
樹碑留在故鄉(xiāng),抗殿上祠宮。
沐蘭祈禱泗上,拜謁皇帝動深衷。
威武嚴肅如同在,文化在成空。
竹皮在寒冷小徑,粉土落霜叢。
冷落陰云晚,長川起大風(fēng)。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