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殿宴百僚
麟德殿宴百僚朗讀憂勤承圣緒,開泰喜時康。
恭己臨群后,垂衣御八荒。
務閑春向暮,朝罷日猶長。
紫殿初筵列,彤庭廣樂張。
成功歸輔弼,致理賴忠良。
共此歡娛事,千秋樂未央。
恭己臨群后,垂衣御八荒。
務閑春向暮,朝罷日猶長。
紫殿初筵列,彤庭廣樂張。
成功歸輔弼,致理賴忠良。
共此歡娛事,千秋樂未央。
憂勤承圣緒,開泰喜時康。 恭己臨群后,垂衣御八荒。 務閑春向暮,朝罷日猶長。 紫殿初筵列,彤庭廣樂張。 成功歸輔弼,致理賴忠良。 共此歡娛事,千秋樂未央。

唐德宗李適(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長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殤帝以外),在位二十六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初封奉節(jié)郡王,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為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安史之亂平定后,拜尚書令,改封魯王、雍王。廣德二年(764年),被立為皇太子。大歷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駕崩,李適即位。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制,改行“兩稅法”,頗有一番中興氣象。后任用盧杞等,政局轉壞。建中四年(783年),爆發(fā)“涇原兵變”,李適出逃奉天,后依靠李晟等平亂,但叛亂中文官武將的相繼失節(jié)與宦官集團的忠心護駕所形成的強烈反差使李適放棄了以往的觀念。執(zhí)政后期,李適委任宦官為禁軍統(tǒng)帥,在全國范圍內增收間架、茶葉等雜稅,導致民怨日深。對藩鎮(zhèn)多事姑息,使其勢力日漸增強。李適在位時期,對外聯(lián)合回紇、南詔,打擊吐蕃,成功扭轉對吐蕃的戰(zhàn)略劣勢,
《麟德殿宴百僚》的詩詞大意
憂慮辛勞承圣緒,開太高興時健康。恭己臨群臣,垂衣御八方。
農閑春天傍晚,朝罷天還長。
紫殿初筵列,彤庭廣樂張。
成功歸于輔佐,致密依靠忠良。
共享這歡樂事,千秋樂未央。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