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同叔弢彥時游崇山蘭若
初秋同叔弢彥時游崇山蘭若朗讀習(xí)靜厭紛擾,幽尋給孤園。
倏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鳥落天鏡,千花秀禪門。
紛吾道機(jī)淺,謬接甘露言。
月色隱秋思,荷香清夜魂。
終希偶緇錫,永矣超塵喧。
倏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鳥落天鏡,千花秀禪門。
紛吾道機(jī)淺,謬接甘露言。
月色隱秋思,荷香清夜魂。
終希偶緇錫,永矣超塵喧。
習(xí)靜厭紛擾,幽尋給孤園。 倏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鳥落天鏡,千花秀禪門。 紛吾道機(jī)淺,謬接甘露言。 月色隱秋思,荷香清夜魂。 終希偶緇錫,永矣超塵喧。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fēng)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fēng)臺清嘯》等。
《初秋同叔弢彥時游崇山蘭若》的詩詞大意
習(xí)靜厭混亂,幽不久給孤園。突然香林下,似乎有桃花源。
一鳥落天鏡,千花穗禪門。
紛紛我道心機(jī),錯誤連接甘露說。
月光隱秋思,荷花香清一夜魂。
始終希望偶爾黑色錫,長了超塵喧。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