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擬古朗讀荊山一何高,上與天門通。
猶聞產(chǎn)玉處,吐氣成白虹。
懸藜混燕石,世已無國工。
琢之懼不完,不如在石中。
卞和恥再刖,玉亦悲無窮。
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
猶聞產(chǎn)玉處,吐氣成白虹。
懸藜混燕石,世已無國工。
琢之懼不完,不如在石中。
卞和恥再刖,玉亦悲無窮。
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
荊山一何高,上與天門通。 猶聞產(chǎn)玉處,吐氣成白虹。 懸藜混燕石,世已無國工。 琢之懼不完,不如在石中。 卞和恥再刖,玉亦悲無窮。 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
貝瓊(1314~1379)初名闕,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別號清江。約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歲。貝瓊從楊維楨學詩,取其長而去其短;其詩論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寧、元豐諸家。文章沖融和雅,詩風溫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領(lǐng)袖一時。著有《中星考》、《清江貝先生集》、《清江稿》、《云間集》等。
《擬古》的詩詞大意
荊山多么高,上與天門通。還聽說產(chǎn)玉處,吐氣成白虹。
懸藜混燕石,世上已無國工。
雕琢的恐懼不完,不如在石頭中。
卞和恥辱再砍掉,玉也感到無窮。
我現(xiàn)在死抱著璞玉,希望以保全其身。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