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
擬行路難朗讀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北門。
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園。
荊棘郁蹲蹲。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
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
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園。
荊棘郁蹲蹲。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
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
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北門。 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園。 荊棘郁蹲蹲。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 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擬行路難》的詩詞大意
愁思忽然而來,騎著馬出了北門。
抬頭四觀望,
只見松柏園。
荊棘郁蹲蹲。
中有一種鳥叫杜鵑,
說是古時候蜀皇帝靈魂。
聲音悲哀鳴叫不停,
羽毛似人剃去頭發(fā)憔悴。
飛行在樹上啄蟲蟻,
怎么回憶過去天子尊。
念這死生變化不是常理,
心中悲愴不能說話。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