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六盤山
清平樂·六盤山朗讀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fēng)。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fēng)。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fēng)。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注釋】:
六盤山:在寧夏南部,甘肅東部。
望斷:望盡。
屈指:屈指計算。
紅旗:一九五七年在《詩刊》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時作“旄頭”。一九六一年九月為寧夏干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fā)表在該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報》。
長纓:見《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注釋。
蒼龍:《后漢書·張純傳》,“蒼龍甲寅”。注曰,“蒼龍,太歲也”。古時以太歲為兇神惡煞,太歲在地上,與天上歲星相應(yīng)。
六盤山:在寧夏南部,甘肅東部。
望斷:望盡。
屈指:屈指計算。
紅旗:一九五七年在《詩刊》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時作“旄頭”。一九六一年九月為寧夏干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fā)表在該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報》。
長纓:見《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注釋。
蒼龍:《后漢書·張純傳》,“蒼龍甲寅”。注曰,“蒼龍,太歲也”。古時以太歲為兇神惡煞,太歲在地上,與天上歲星相應(yīng)。
《清平樂·六盤山》的詩詞大意
長空高闊白云清朗,望斷南飛大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fēng)。
今天長纓在手,
什么時候綁住蒼龍?*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
《清平樂·六盤山》的網(wǎng)友點評
《清平樂·六盤山》是現(xiàn)代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毛澤東于1935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從眺望遠(yuǎn)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dá)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下闋則寫近處,如火的紅旗在高山之巔,迎著西風(fēng)舒卷,烘托了紅軍將士勝利的英姿。上下兩闋相對獨立,卻又緊密相連、一脈相承;在表現(xiàn)手法上,全詞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達(dá)到了情景交融、剛?cè)嵯酀?jì)的妙境。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后,率紅一方面軍繼續(xù)向陜北根據(jù)地挺進(jìn)。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jìn)入甘肅南部。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tuán),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dāng)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