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糾繩”。
⒉ 督察糾正。
⒈ 亦作“糺繩”。督察糾正。
引《魏書·高恭之傳》:“自頃以私鑄薄濫,官司糾繩,掛網非一?!?br />唐 司空圖 《成均諷》:“掖庭絃吹,先罷賞於材人;司隸糾繩,次申嚴於權右?!?br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本命醮詞》:“南天司祿算之文,北斗統糺繩之目。”
清 秋瑾 《<中國女報>發(fā)刊辭》:“茍無以鞭策之,糾繩之,吾恐無方針之行駛,將旋於巨浪盤渦中以沉溺也。”
⒈ 糾舉懲處。
引《梁書·卷二五·徐勉傳》:「請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斂,如有不奉,加以糾繩?!?br />《隋書·卷三八·劉昉傳》:「何乃規(guī)曲糱之潤,競錐刀之末,身昵酒徒,家為逋藪?若不糾繩,何以肅厲!」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