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糾舉 | 詞語解釋 糾舉 [ jiū jǔ ] ⒈ 亦作“糾舉”。 ⒉ 督察舉發(fā)。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糺舉”。督察舉發(fā)。 引 《后漢書·桓帝紀》:“長吏臧滿三十萬而不糾舉者,刺史、二千石以縱避為罪。” 《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今臣還督本土,糺舉諸郡,絶交離親,戮辱舊故,眾謗陰害,固其宜也?!?《北齊書·竇泰傳》:“泰 以勛戚居臺,雖無多糾舉,而百僚畏懼?!?宋 歐陽修 《再論按察官吏狀》:“乞朝廷選差按察使,糺舉年老、病患、贓污、不材四色之人 |
糾摘 | 糾摘 jiū zhāi ㄐㄧㄨ ㄓㄞ 糾摘(糾摘) 亦作“糺摘”。 督察揭發(fā)。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下》:“﹝ 度尚 ﹞初為 上虞 長,糾摘奸伏,縣中謂之神明?!薄段簳じ吖е畟鳌罚骸捌渌m摘,不避權(quán)豪?!?唐 劉知幾 《史通·書事》:“必伸以糺摘,窮其負累,雖擢發(fā)而數(shù),庸可盡邪?”《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端拱元年》:“朕若有過,臣下尚加糾摘;汝為 開封府 尹,可不奉法邪?” 基本解釋 1.亦作"糺摘"。2.督察揭發(fā)。 網(wǎng)絡(luò)解釋 糾摘 jiūzhāiㄐㄧ |
糾攝 | 糾攝 “糾攝”是一個漢語詞匯,含義為 督責(zé)整飭,《晉書·慕容暐載記》有所記載。 基本解釋 1.亦作"糾攝"。2.督責(zé)整飭。 網(wǎng)絡(luò)解釋 糾攝 “糾攝”是一個漢語詞匯,含義為督責(zé)整飭,《晉書·慕容暐載記》有所記載。 |
糾纏 | 詞語解釋 糾纏 [ jiū chán ] ⒈ 相互纏繞。 例 糾纏不清。 英 tangle; ⒉ 煩擾;攪擾。 例 兒子老是糾纏父親,怕父親不給錢就走掉。 英 bother;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糺纏”。 ⒉ 交互纏繞。 引 《鹖冠子·世兵》:“禍乎福之所倚,福乎禍之所伏,禍與福如糾纏?!?唐 顏真卿 《鮮于公神道碑銘》:“既而吉兇糺纏,慶吊相隨。” 明 徐渭 《魏王子騫蛻首見紫氣》詩:“晦明準天時,白黑互糾纏?!?楊朔 《昨日的臨汾》:“粗硬的胡須同鬢角的亂發(fā)糾纏到一 |
糾墨 | 見"糾纆"。 基本解釋 見"糾纆"。 |
糾錯 | 詞語解釋 糾錯 [ jiū cuò ] ⒈ 糾纏交錯。 ⒉ 糾正錯誤。 引證解釋 ⒈ 糾纏交錯。 引 漢 賈誼 《鵩鳥賦》:“云蒸雨降兮,糾錯相紛?!?唐 韋應(yīng)物 《石鼓歌》:“喘逶迤,相糾錯。乃是 宣王 之臣 史籀 作?!?⒉ 糾正錯誤。 例 如:必須認真做好糾錯工作。 |
糾戮 | 糾戮 糾戮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ū lù ,是指察罪并加誅殺。 基本解釋 察罪并加誅殺。 網(wǎng)絡(luò)解釋 糾戮 糾戮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ūlù,是指察罪并加誅殺。 |
糾縵 | 詞語解釋 糾縵 [ jiū màn ] ⒈ 亦作“糾縵”。 ⒉ 縈回繚繞貌。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糺縵”??M回繚繞貌。參見“糾縵縵”。 引 清 趙翼 《己卯元日早朝》詩:“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隱隱有紅光上映,曉煙糺縵,籠罩無際?!?葉玉森 《浮生迭和憶園》:“糺縵非煙又是煙,《卿云》一曲想當然。” |
糾按 | 見"糾案"。 基本解釋 見"糾案"。 |
糾綏 | 詞語解釋 糾綏 [ jiū suí ] ⒈ 亦作“糾綏”。 ⒉ 糾合,安撫。語出漢張衡《南都賦》:“及其糾宗綏族,禴祠蒸嘗?!?引證解釋 ⒈ 亦作“糺綏”。糾合,安撫。 引 語出 漢 張衡 《南都賦》:“及其糾宗綏族,禴祠蒸嘗。” 唐 顏真卿 《右武衛(wèi)將軍贈工部尚書上柱國上蔡縣開國侯臧公神道碑銘》:“加以篤睦羣從,糺綏宗族,吉兇贍恤,終始無渝。” |
糾繩 | 糾繩 糾繩,漢語拼音iū shéng,出自《魏書·高恭之傳》。 基本解釋 1.亦作"糾繩"。2.督察糾正。 辭典解釋 糾繩jiūshéngㄐㄧㄡㄕㄥˊ 糾舉懲處。 《梁書.卷二五.徐勉傳》:「請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斂,如有不奉,加以糾繩?!?《隋書.卷三八.劉昉傳》:「何乃規(guī)曲糱之潤,競錐刀之末,身昵酒徒,家為逋藪?若不糾繩,何以肅厲!」 網(wǎng)絡(luò)解釋 糾繩 糾繩,漢語拼音iūshéng,出自《魏書·高恭之傳》。 |
糾曹 | 詞語解釋 糾曹 [ jiū cáo ] ⒈ 亦作“糺曹”。 ⒉ 州郡屬官錄事參軍的別稱。職掌糾舉六曹,勾稽失謬。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糺曹”。州郡屬官錄事參軍的別稱。職掌糾舉六曹,勾稽失謬。 引 唐 劉寬夫 《汴州糾曹廳壁記》:“郡府之有録事參軍,猶文昌之有左右轄,南臺之有大夫中丞也。糾正邪慝,提條舉目,俾六聯(lián)承式,屬邑知方?!?《太平廣記》卷一六〇引《異聞錄·秀師言記》:“從此后六年,攝本府糺曹,斯乃小僧就刑之日,監(jiān)刑官人即 九郎 |
黝糾 | 詞語解釋 黝糾 [ yǒu jiū ] ⒈ 連繞貌。 引證解釋 ⒈ 連繞貌。 引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蟜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呂向 注:“林木相連繞貌。” 宋 范成大 《自石林回過小玲瓏巖竇益奇昔為富人吳氏所有今一子尚幼山檢校于官》詩:“卻略巖岫杳,黝糾石牀怪。” 國語辭典 黝糾 [ yǒu jiū ] ⒈ 林木相連繞。 引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以橫出,互黝糾而博負。」 |
相糾 | 相互檢舉﹑監(jiān)察。 基本解釋 相互檢舉﹑監(jiān)察。 |
雄糾糾 | |
糾訐 | 詞語解釋 糾訐 [ jiū jié ] ⒈ 揭發(fā)暴露。 引證解釋 ⒈ 揭發(fā)暴露。 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無名子謗議》:“公但以搜索為功,糾訐為務(wù),或有小過,必陷深文?!? |
雄糾糾 | 1.見"雄赳赳"。 基本解釋 1.見"雄赳赳"。 辭典解釋 雄糾糾xióngjiūjiūㄒㄩㄥˊㄐㄧㄡㄐㄧㄡ 雄壯威武的樣子。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我索整頓了衣裳,正行中舉目參詳,見雄糾糾公人如虎狼,推擁著個得罪的婆娘?!?《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帶一團冷森的殺氣,雄糾糾氣昂昂的一言不發(fā),闖進房去?!?近義詞 氣昂昂 |
糾眾 | 詞語解釋 糾眾 [ jiū zhòng ] ⒈ 聚眾,糾集多人或其他勢力。 例 糾眾搗亂。 英 muster; 國語辭典 糾眾 [ jiū zhòng ] ⒈ 聚集群眾。 引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北城居民相約糾眾,在于張道者庵內(nèi)啟建黃箓大醮一壇,禮請任道元為高功主持壇事?!? |
彈糾 | 彈糾 彈糾,讀音tán jiū,漢語詞語,彈劾官吏的過惡。出自《后漢書·史弼傳》。 基本解釋 彈糾 tánjiū [accuse;impeach]彈劾官吏的過惡 州司不敢彈糾,傅相不能匡輔?!逗鬂h書·史弼傳》 網(wǎng)絡(luò)解釋 彈糾 彈糾,讀音tánjiū,漢語詞語,彈劾官吏的過惡。出自《后漢書·史弼傳》。 |
糾逖 | 糾逖 糾逖亦作“ 糾剔 ”、“糺逖”。釋義指督察懲治。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基本解釋 1.亦作"糺逖"。亦作"糾剔"。2.督察懲治。3.督責(zé)糾正。 網(wǎng)絡(luò)解釋 糾逖 糾逖亦作“糾剔”、“糺逖”。釋義指督察懲治。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
糾約 | 糾約 糾約是一個漢語詞匯,意為糾合約集。 基本解釋 糾合約集。 網(wǎng)絡(luò)解釋 糾約 糾約是一個漢語詞匯,意為糾合約集。 |
糾剔 | 詞語解釋 糾剔 [ jiū tī ] ⒈ 見“糾逖”。 引證解釋 ⒈ 見“糾逖”。 |
纏糾 | 詞語解釋 纏糾 [ chán jiū ] ⒈ 猶糾纏。 引證解釋 ⒈ 猶糾纏。 引 明 唐順之 《王御史毅齋誄》:“公也不辰,獨罹其否。小大往來,陰陽纏糾。再拜誄公,我心孔疚。” |
糾劾 | 詞語解釋 糾劾 [ jiū hé ] ⒈ 亦作“糺劾”。 ⒉ 舉發(fā)彈劾。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糺劾”。舉發(fā)彈劾。 引 《晉書·周處傳》:“凡所糾劾,不避寵戚。”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涉務(wù)》:“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糺劾之?!?《宋書·劉康祖?zhèn)鳌罚骸扒昂髮冶患m劾, 太祖 以勛臣子,每原貸之?!?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一:“違是令者,執(zhí)政官委御史臺彈奏,尚書已下,聽長官糺劾以聞。”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當 和珅 聲勢熏灼,舉朝無一人 |
洄糾 | 洄糾 南朝 梁 何遜 《渡連圻》詩之一:“洑流自洄糾,激瀨視奔騰?!?基本解釋 水流盤旋曲折。 網(wǎng)絡(luò)解釋 洄糾 南朝梁何遜《渡連圻》詩之一:“洑流自洄糾,激瀨視奔騰?!? |
盤糾 | 盤糾 盤糾是漢語詞匯,拼音為pán jiū ,意思是卷曲纏繞。 基本解釋 卷曲纏繞。 網(wǎng)絡(luò)解釋 盤糾 盤糾是漢語詞匯,拼音為pánjiū,意思是卷曲纏繞。 |
糾糾 | 糾糾 糾糾:出自《詩·魏風(fēng)·葛屨》 糾糾:社交應(yīng)用 基本解釋 1.糾纏交錯貌。2.同"赳赳"。武勇貌。 辭典解釋 糾糾jiūjiūㄐㄧㄡㄐㄧㄡ 纏繞的樣子。 《詩經(jīng).魏風(fēng).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雄壯勇武的樣子?!逗鬂h書.卷三七.桓榮傳》章懷太子注引謝承書曰:「上嘗嘆曰:『糾糾武夫,公侯干城,何湯之謂也。』」也作「赳赳」。 網(wǎng)絡(luò)解釋 糾糾 糾糾:出自《詩·魏風(fēng)·葛屨》 糾糾:社交應(yīng)用 |
糾拏 | 糾拏 jiū ná ㄐㄧㄨ ㄣㄚˊ 糾拏(糾拏) 糾纏盤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六》:“山間巨松皆五鬣,聳干參天,而老龍鱗頗無大者,遂以糾拏見奇。” 基本解釋 糾纏盤曲。 網(wǎng)絡(luò)解釋 糾拏 jiūnáㄐㄧㄨㄣㄚˊ 糾拏(糾拏) 糾纏盤曲。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六》:“山間巨松皆五鬣,聳干參天,而老龍鱗頗無大者,遂以糾拏見奇。” |
糾折 | 詞語解釋 糾折 [ jiū shé ] ⒈ 查察判斷。 引證解釋 ⒈ 查察判斷。 引 《北史·藝術(shù)傳下·王顯》:“顯 前后居職,所在著稱,糾折庶獄,究其奸回,出內(nèi)惜慎,憂國如家?!? |
懲糾 | 詞語解釋 懲糾 [ chéng jiū ] ⒈ 告戒督察。 引證解釋 ⒈ 告戒督察。 引 《梁書·武帝紀中》:“成務(wù)弘風(fēng),肅厲內(nèi)外,寔由設(shè)官分職,互相懲糾?!?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