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 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這只是一種統(tǒng)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jìn)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里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guī)則的里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牛腩niúnǎn
[sirloin]〈方〉∶牛肚子上和近肋骨處的松軟肌肉,也指用它做成的菜肴
牛腹部近肋骨處的松軟肌肉稱為「牛腩」。
英語brisket(esp.Cantonese)?,bellybeef,spongymeatfromcow'sundersideandneighboringribs,erroneouslytranslatedassirloin
德語Rinderbrust(Dialekt)?(S)?
法語poitrinedeboeuf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hào)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