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語出《文子·道德》:“故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以耳聽者學在皮膚,以心聽者學在肌肉,以神聽者學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焙笠蛑竷H憑聽聞所得為耳學。
⒈ 后因指僅憑聽聞所得為耳學。
引語出《文子·道德》:“故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以耳聽者學在皮膚,以心聽者學在肌肉,以神聽者學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br />《宋書·沉慶之傳》:“慶之 厲聲曰:‘眾人雖見古今,不如下官耳學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又嘗見謂矜誕為夸毗,呼高年為富有春秋,皆耳學之過也?!?br />宋 朱熹 《答陳膚仲書》之一:“今人耳學,都不將心究索,難與論是非也?!?/span>
⒈ 但憑聽聞而不加思索的學問。
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呼高年為富有春秋,皆耳學之過也?!?/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