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南帖 | 南帖 南帖碑帖術(shù)語。清代阮元分書法為南北兩派,以南朝碑碣絕少,而多為尺牘之帖,故名。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南帖nántièㄋㄢˊㄊㄧㄝˋ 兩晉南北朝時鐘繇、王羲之、郄鑒等諸家書法的統(tǒng)稱。因清阮元始分書法為南北兩派,以南朝碑碣絕少,惟帖是尚,故稱鐘、王、郄諸書為「南帖」。 網(wǎng)絡(luò)解釋 南帖 南帖碑帖術(shù)語。清代阮元分書法為南北兩派,以南朝碑碣絕少,而多為尺牘之帖,故名。 |
唐臨晉帖 | |
十七帖 | |
贖帖 | |
請?zhí)?/a> | 請?zhí)?qǐngtiě[invitation] 書面要求出席或參加的卡片發(fā)出婚禮請?zhí)?基本解釋 請?zhí)?qǐngtiě [invitation]書面要求出席或參加的卡片 發(fā)出婚禮請?zhí)?辭典解釋 請?zhí)鹮ǐngtiěㄑㄧㄥˇㄊㄧㄝˇ 請客的通知書。 《西游記.第十七回》:「揭開匣兒觀看,果然是一封請?zhí)?。?《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王生便與劉氏說知,寫下請?zhí)B夜喚將胡阿虎來?!?也稱為「請柬」。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反輸一帖 | 辭典解釋反輸一帖fǎn shū yī tiě 本來應(yīng)該贏的,結(jié)果反而輸了。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當(dāng)下方媽媽反輸一帖,只得安排酒飯,款待了公差。」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反輸一帖fǎnshūyītiěㄈㄢˇㄕㄨㄧㄊㄧㄝˇ 本來應(yīng)該贏的,結(jié)果反而輸了。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當(dāng)下方媽媽反輸一帖,只得安排酒飯,款待了公差?!? |
北碑南帖 | 北碑南帖 ' 基本解釋 清阮元分南北朝時書法為南北兩派,稱北朝的碑版為北碑,稱南朝的書帖為南帖。詳見阮元《北碑南帖論》??涤袨閷Υ苏f持有異議。 網(wǎng)絡(luò)解釋 北碑南帖 ' |
稟帖 | 稟帖 稟帖,舊時民眾或下級呈官府的文書。語出《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因把他這些話,又寫了一個稟帖,稟按察使?!?基本解釋 稟帖 bǐngtiě [pitition]舊時老百姓向官府或官員向上司報告、請示的帖子 辭典解釋 稟帖bǐngtiěㄅㄧㄥˇㄊㄧㄝˇ 古代下對上所有請求或報告的文書。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也罷,我們將此事敘一個簡明的稟帖,稟明上臺,看上臺如何批下來,我們遵照辦理就是了?!?網(wǎng)絡(luò)解釋 稟帖 稟帖,舊時民眾或下級呈官府的文 |
調(diào)帖 | 調(diào)帖 調(diào)帖 舊時漢族婚姻風(fēng)俗。流行于上海浦東等地區(qū)。定親的一種地方形式。男家排好八字請媒人正式上門提親。習(xí)慣上,為了擺架子,第遍女家總是打回票。同時,女家私下將女孩的命書與提親的男孩八字(媒人提親時口頭介紹的)排對。若對男家情況不熟悉,即托親友去打聽其家的門風(fēng)、家境。如果命大致相合,門戶又相當(dāng),媒人第二次來提親時,女孩父母可露點口風(fēng)。至此,男家可以出兩個正式的帖子叫媒人送去。女家接受帖子,表示答應(yīng)這門親事了,然后女家 |
類帖 | 類帖 即法帖。名家書法的拓本或印本。 王國維 《校松江本》:“ 明 正統(tǒng) 初, 吉水 楊政 得 葉石林 所摹 皇象 章草本,刊石于 松江 。又以 宋仲溫 所摹者補(bǔ)其闕字。 明 季類帖亦翻刊之?!?基本解釋 即法帖。名家書法的拓本或印本。 網(wǎng)絡(luò)解釋 類帖 即法帖。名家書法的拓本或印本。王國維《校松江本》:“明正統(tǒng)初,吉水楊政得葉石林所摹皇象章草本,刊石于松江。又以宋仲溫所摹者補(bǔ)其闕字。明季類帖亦翻刊之?!? |
蘭亭帖 | 又稱《禊帖》﹑《蘭亭集序帖》。著名的行書法帖。東晉王羲之書。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上巳,羲之和謝安﹑孫綽等修禊于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臨流賦詩,羲之草序,用蠶繭紙﹑鼠須筆書之。書法遒媚勁健,絕代更無,為隋唐諸家?guī)煼āO扑蝺纱?,真本已亡。臨摹本甚多,以歐陽詢的"定武本"﹑褚遂良的"神龍本"頗能近真。此外摹寫翻刻者多至數(shù)十百,而善本鮮見。 基本解釋 又稱《禊帖》﹑《蘭亭集序帖》。著名的行書法帖。東晉王羲之書。穆帝 |
潭帖 | |
泥金帖子 | |
平復(fù)帖 | |
圣母帖 | |
晉帖 | 晉帖 晉帖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ìn tiē,是指晉人的書跡或其摹本﹑刻帖。 基本解釋 指晉人的書跡或其摹本﹑刻帖。 網(wǎng)絡(luò)解釋 晉帖 晉帖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ìntiē,是指晉人的書跡或其摹本﹑刻帖。 |
春帖子詞 | 詞語解釋 春帖子詞 [ chūn tiě zǐ cí ] ⒈ 即春帖子。 引證解釋 ⒈ 即春帖子。 引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jì)典故》:“每歲立春日前,進(jìn)春帖子詞?!? |
詩帖 | 詩帖 拼音:shī tiē 注音:ㄕㄧ ㄊㄧㄝ 基本解釋 1.寫詩的紙片。亦借指詩稿。 網(wǎng)絡(luò)解釋 詩帖 拼音:shītiē 注音:ㄕㄧㄊㄧㄝ |
泥金帖子 | 泥金帖子 泥金帖子是一個漢語成語。 基本解釋 用泥金涂飾的箋帖。唐以來用于報新進(jìn)士登科之喜。 辭典解釋 泥金帖子níjīntiěziㄋㄧˊㄐㄧㄣㄊㄧㄝˇ˙ㄗ 以金屑涂飾的箋簡,唐代進(jìn)士及第到家報喜時所用。 宋.楊萬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詩:「淡墨榜頭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須封。」 網(wǎng)絡(luò)解釋 泥金帖子 泥金帖子是一個漢語成語。 |
飛帖 | 辭典解釋飛帖fēi tiě 在春節(jié)里,交游廣闊的人無法親自拜年時,便派遣仆人帶著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飛帖fēitiěㄈㄟㄊㄧㄝˇ 在春節(jié)里,交游廣闊的人無法親自拜年時,便派遣仆人帶著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 |
柬帖 | 詞語解釋 柬帖 [ jiǎn tiě ] ⒈ 泛指信札、請?zhí)取?英 card; 引證解釋 ⒈ 泛指信札、帖子等。 引 《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小僧心病發(fā)了,去不得。有一柬帖,與我呈上恩王。”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一個后生像個遠(yuǎn)方來的走到面前,對著 陸氏 叩了一頭,口稱道:‘ 鄭官人 有書拜上娘子?!f過一封柬帖來?!?《花月痕》第十三回:“荷生 將柬帖兒遞給 青萍,説道:‘送到 愉園,就回來罷。’” 國語辭典 柬帖 [ jiǎn tiě ] ⒈ 書信的泛稱 |
雁帖魚緘 | 指書信。參見:雁足書 、“魚書 、 基本解釋 指書信。參見:雁足書、“魚書、 |
藥帖 | |
緘帖 | 緘帖 簡帖。 基本解釋 簡帖。 網(wǎng)絡(luò)解釋 緘帖 簡帖。 |
七觀帖 | 七觀帖 元翰林學(xué)士程巨夫致仕南歸,翰林侍講學(xué)士袁桷撰《七觀》以送之,書畫家趙孟頫為之書寫。后世作為學(xué)習(xí)寫字的樣本,稱為"七觀帖"。 基本解釋 法帖名。 網(wǎng)絡(luò)解釋 七觀帖 元翰林學(xué)士程巨夫致仕南歸,翰林侍講學(xué)士袁桷撰《七觀》以送之,書畫家趙孟頫為之書寫。后世作為學(xué)習(xí)寫字的樣本,稱為"七觀帖"。 |
匿名揭帖 | |
體帖 | |
甲帖 | 甲帖 甲帖是宋代賦稅征收的憑據(jù)。熙寧時實行方田均稅法。以方為單位計量,每方差大甲頭二人,小甲頭三人。計量畢,據(jù)田畝多少、土色肥瘠均定稅額,置貼付甲頭掌之,謂之甲帖。鄉(xiāng)村差甲頭或大保長、戶長催稅,發(fā)給催稅帳貼,上列戶名稅額,亦稱“甲貼”。五人以上結(jié)甲互保所書填的文帖,亦稱“甲帖” 。 基本解釋 宋時政府發(fā)至地方基層戶籍單位"甲"的田契之類的文據(jù)。 網(wǎng)絡(luò)解釋 甲帖 甲帖是宋代賦稅征收的憑據(jù)。熙寧時實行方田均稅法。以 |
鵝換帖 | 指晉王羲之的書法。參見:鵝群 、“換鵝 、 基本解釋 指晉王羲之的書法。參見:鵝群、“換鵝、 |
鵝換帖 | 指晉王羲之的書法。參見:鵝群 、“換鵝 、 基本解釋 指晉王羲之的書法。參見:鵝群、“換鵝、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