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琺瑯 | 琺瑯 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m瑯一詞源于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藝品稱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機,簡化為拂菻。出現(xiàn)景泰藍后轉(zhuǎn)音為發(fā)藍,后又為琺瑯。1918~1956年,琺瑯與搪瓷同義合用。1956年中國制訂搪瓷制品標準,琺瑯改定為琺瑯,作為藝術(shù)搪瓷的同義詞。 基本解釋 琺瑯 flng [enamel]涂料名。又稱搪瓷。用石英、長石、硝石和碳酸鈉等 |
琺瑯 | 詞語解釋 琺瑯 [ fà láng ] ⒈ 涂料名。又稱“搪瓷”。用石英、長石、硝石和碳酸鈉等加上鉛和錫的氧化物燒制成,涂在銅質(zhì)或銀質(zhì)器物上,經(jīng)過燒制,能形成不同顏色的釉質(zhì)表面。 英 enamel; 引證解釋 ⒈ 見“琺瑯”。亦作“琺瑯”。亦作“琺瑯”。用石英、長石、硝石和碳酸鈉等加上鉛和錫的氧化物燒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質(zhì)。用它涂在銅質(zhì)或銀質(zhì)器物上,經(jīng)過燒制,形成不同顏色的釉質(zhì)表面,既可防銹,又可作為裝飾。如搪瓷、景泰藍等均為琺瑯制品。 |
琺瑯質(zhì) | 詞語解釋 琺瑯質(zhì) [ fà láng zhì ] ⒈ 見“釉質(zhì)”(yòuzhì) 英 enamel; |
琺瑯質(zhì) | 琺瑯質(zhì) 琺瑯質(zhì)(enamel)是在牙冠表層的半透明的白色硬組織,是沒有感覺的活組織,其新陳代謝過程緩慢,但是十分堅硬,洛氏硬度(Knoop hardness number)僅次于金剛石。 基本解釋 琺瑯質(zhì) flngzh [enamel]見釉質(zhì)(yuzh) 網(wǎng)絡(luò)解釋 琺瑯質(zhì) 琺瑯質(zhì)(enamel)是在牙冠表層的半透明的白色硬組織,是沒有感覺的活組織,其新陳代謝過程緩慢,但是十分堅硬,洛氏硬度(Knoophardnessnumber)僅次于金剛石。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