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茯苓菜 | 辭典解釋茯苓菜fú líng cài 植物名。菊科茯苓菜屬,一年生草本。高約一公尺,莖直立,葉互生。頭狀花序為球形,中央部分呈淡黃綠色,周圍呈白色,多于夏日開花。其嫩葉、芽可食用,整株樹均可入藥,有止血、解毒的功效。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茯苓菜fúlíngcàiㄈㄨˊㄌㄧㄥˊㄘㄞˋ 植物名。菊科茯苓菜屬,一年生草本。高約一公尺,莖直立,葉互生。頭狀花序為球形,中央部分呈淡黃綠色,周圍呈白色,多于夏日開花。其嫩葉、芽可食用,整株樹均 |
茯苓霜 | 茯苓霜 古人因看到茯苓長在老松樹的根上,以為它是松樹精華所化生的神奇之物,稱它為茯靈(茯苓)、茯神或松。晉朝葛洪在他的《神仙傳》中就有“老松精氣化為茯苓”的說法。其實,茯苓是寄生在松根上的真菌。它長在20~30厘米的地下,菌核呈球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別看茯苓其貌不揚,可是一味著名的中藥。為了入藥方便,人們?yōu)樗拿總€部位都起了相應的名字:外表被覆的一層褐色外皮叫茯苓皮,斷面靠外淡紅色疏松的一層叫赤茯苓 |
茯神 | 茯神 茯神:茯神 茯神:中藥 基本解釋 1.中間抱有木心的茯苓。 網(wǎng)絡解釋 茯神 茯神:茯神 茯神:中藥 |
土茯苓 | |
茯蕶 | 1.即茯苓。 基本解釋 1.即茯苓。 |
土茯苓 | 土茯苓 土茯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干燥后的根莖。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后干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濕,通利關(guān)節(jié)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 基本解釋 又稱“仙遺糧”。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廣布于亞洲 |
茯苓 | 詞語解釋 茯苓 [ fú líng ] ⒈ 中藥名。別名云苓、白茯苓。寄生在松樹根上的一種塊狀菌,皮黑色,有皺紋,內(nèi)部白色或粉紅色,包含松根的叫茯神,都可入藥。 英 tuckahoe; poris cocos; 引證解釋 ⒈ 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中醫(yī)用以入藥,有利尿、鎮(zhèn)靜等作用。 引 《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高誘 注:“茯苓,千歲松脂也?!?唐 賈島 《贈牛山人》詩:“二十年中餌茯苓,致書半是 |
茯苓 | 茯苓 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fā)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fā)汗”,反復數(shù)次至現(xiàn)皺紋、內(nèi)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qū)Ⅴr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基本解釋 茯苓 flng [tuckahoe;poriscocos]中藥名。別名云苓、白茯苓。寄生在松樹根上的一種塊狀菌,皮黑色,有皺紋,內(nèi)部白色或粉紅色,包含松根的叫茯神,都可入 |
茯苓糕 | 茯苓糕 茯苓糕,又名“復明糕”,是閩南民間傳統(tǒng)手工食品。建議每日1次,早餐食用。健脾滲濕,寧心安神。高血壓氣虛濕阻型患者食用。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茯苓糕fúlínggāoㄈㄨˊㄌㄧㄥˊㄍㄠ 一種含有茯苓的糕餅。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門口挑了一擔茯苓糕來,鮑文卿買了半斤,同倪老爹吃了,彼此告別?!?網(wǎng)絡解釋 茯苓糕 茯苓糕,又名“復明糕”,是閩南民間傳統(tǒng)手工食品。建議每日1次,早餐食用。健脾滲濕,寧心安神。高血壓氣虛濕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