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厘治 | 詞語解釋 厘治 [ lí zhì ] ⒈ 猶治理。 引證解釋 ⒈ 猶治理。 引 明 宋濂 《同知臨洮府事班景道除陜西行省參知政事誥》:“必得同寅協(xié)恭之臣共釐治之:則事集而功成不難矣?!? |
分厘卡 | 見〖百分尺〗。 基本解釋 見〖百分尺〗。 辭典解釋 分厘卡fēnlíkǎㄈㄣㄌㄧˊㄎㄚˇ 一種量具。利用螺紋的轉(zhuǎn)進、轉(zhuǎn)退,在軸向產(chǎn)生位移的原理而制成,更利用細小螺距使螺紋旋轉(zhuǎn)于圓周上放大,再于圓周上加以刻畫,達到細分的目的。在使用上具有精確、便捷且安全的優(yōu)點,是金工現(xiàn)場工作量測精度最高的量具之一。 也稱為「千分卡」、「測微器」、「微分卡」。 |
保厘 | 詞語解釋 保厘 [ bǎo lí ] ⒈ 治理百姓,保護扶持使之安定。 引證解釋 ⒈ 治理百姓,保護扶持使之安定。 引 《書·畢命》:“越三日壬申,王朝步目 宗周,至于 豐,以 成周 之眾,命 畢公 保釐東郊?!?孔 傳:“用 成周 之民眾,命 畢公 使安理治正 成周 東郊,令得所?!?唐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詩:“名器茍不假,保釐固其任。” 清 曹寅 《送施潯江方伯之任湖南》詩:“保釐藍縷功非細,開拓窮荒慮必周?!? |
厘理 | 厘理 厘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í lǐ ,是指治理。 基本解釋 猶治理。 網(wǎng)絡(luò)解釋 厘理 厘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ílǐ,是指治理。 |
厘理 | 詞語解釋 厘理 [ lí lǐ ] ⒈ 猶治理。 引證解釋 ⒈ 猶治理。 引 晉 袁宏 《后漢紀(jì)·順帝紀(jì)》:“先安心腹,釐理本朝?!?王闿運 《皇中憲大夫侯官陳君墓志銘》:“財貨委積,或託以釐理?!? |
厘麰 | 詞語解釋 厘麰 [ lí móu ] ⒈ 麥。厘,通“來”。 引證解釋 ⒈ 麥。釐,通“來”。 引 《漢書·劉向傳》:“故《周頌》曰‘降福穰穰’,又曰‘飴我釐麰’。釐麰,麥也。” 王先謙 補注引 王先慎 曰:“《毛詩》作‘貽我來牟’……《説文》‘來’下引作‘詒我來麰’。詒、飴,通叚字,貽即‘詒’之俗體;釐、來,文異而聲義同?!? |
厘毫 | 詞語解釋 厘毫 [ lí háo ] ⒈ 亦作“厘豪”。亦作“?毫”。 ⒉ 毫厘。形容極小。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釐豪”。毫厘。形容極小。 引 《宋書·恩倖傳·徐爰》:“而諂側(cè)輕險,與性自俱,利口讒妄,自少及長,奉公在事,釐豪蔑聞,初無愧滿,常有闚進。” 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八:“自二十九年勘緩以至于今,實未嘗有釐毫之輸納也。” |
毛厘 | 詞語解釋 毛厘 [ máo lí ] ⒈ 猶毫厘。形容極微小。 引證解釋 ⒈ 猶毫厘。形容極微小。一本作“豪氂”。 引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宋 曾鞏 《哭尹師魯》詩:“文章氣節(jié)蓋當(dāng)世,尚在功德如毛釐?!? |
鴻厘 | 鴻厘 鴻厘,洪福。 唐 徐彥伯 《南郊賦》 基本解釋 洪福。 網(wǎng)絡(luò)解釋 鴻厘 鴻厘,洪福。唐徐彥伯《南郊賦》 |
榷厘 | |
公厘 | 1.亦稱"毫米"。 2.公制長度單位。一千公厘等于一米。 基本解釋 1.亦稱"毫米"。2.公制長度單位。一千公厘等于一米。 |
福厘 | 福厘 基本解釋:1.幸福。 詞語分開解釋:福 : 福 fú 一切順利,幸運,與“禍”相對:福氣。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 厘 : 厘 lí 小數(shù)名,百分之一:厘米。 單位名(a.長度單位,中國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單位,中國 基本解釋 幸福。 網(wǎng)絡(luò)解釋 福厘 基本解釋:1.幸福。 詞語分開解釋:福:福fú一切順利,幸運,與“禍”相對:福氣。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 厘:厘lí小數(shù)名,百分之 |
厘析 | 詞語解釋 厘析 [ lí xī ] ⒈ 條分縷析。謂分析細密而有條理。 引證解釋 ⒈ 條分縷析。謂分析細密而有條理。 引 宋 葉適 《題端信師帖》:“國子監(jiān)主簿 甄公 良友,意疎而説慧,高下在口。師未嘗假借,有猝疑詭問,必釐析首末,使傲消氣折乃已。” 清 章學(xué)誠 《校讎通義·漢志諸子》:“忘本源而釐析之,則失道體之全?!? |
厘嫂 | 寡婦。厘通嫠。 基本解釋 寡婦。厘通嫠。 |
厘稅 | 厘稅 厘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í shuì,意思是晚清起實行的一種商業(yè)稅。 基本解釋 晩清起實行的一種商業(yè)稅。分坐厘﹑行厘兩種,前者征貨物交易稅,后者征貨物通過稅。因稅率按貨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稅"。又叫"厘捐"﹑"厘金"。咸豐三年(1853年)起征,至1931年裁撤。 網(wǎng)絡(luò)解釋 厘稅 厘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íshuì,意思是晚清起實行的一種商業(yè)稅。 |
厘稅 | 厘稅 厘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í shuì,意思是晚清起實行的一種商業(yè)稅。 基本解釋 晩清起實行的一種商業(yè)稅。分坐厘﹑行厘兩種,前者征貨物交易稅,后者征貨物通過稅。因稅率按貨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稅"。又叫"厘捐"﹑"厘金"。咸豐三年(1853年)起征,至1931年裁撤。 網(wǎng)絡(luò)解釋 厘稅 厘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íshuì,意思是晚清起實行的一種商業(yè)稅。 |
厘捐局 | 詞語解釋 厘捐局 [ lí juān jú ] ⒈ 見“厘金局”。 引證解釋 ⒈ 見“釐金局”。 |
輔厘 | 輔厘 輔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ǔ lí ,是指輔助厘正。 基本解釋 輔助厘正。 網(wǎng)絡(luò)解釋 輔厘 輔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ǔlí,是指輔助厘正。 |
一分一厘 | |
厘剔 | 厘剔 厘剔,漢語詞匯。 拼音:lí tī 。 釋義:1、清理剔除;革除。2、指甄別、辨別。3、整理修訂。 基本解釋 1.清理剔除;革除。2.指甄別﹑辨別。3.整理修訂。 網(wǎng)絡(luò)解釋 厘剔 厘剔,漢語詞匯。 拼音:lítī。 釋義:1、清理剔除;革除。2、指甄別、辨別。3、整理修訂。 |
厘振 | 見"厘整"。 基本解釋 見"厘整"。 |
肉厘 | 肉厘 指舊 中國 政府對肉類征收的厘金。 基本解釋 指舊中國政府對肉類征收的厘金。 網(wǎng)絡(luò)解釋 肉厘 指舊中國政府對肉類征收的厘金。 |
厘抉 | 厘抉 厘抉,是漢語詞匯,拼音lí jué,解釋為整頓剔除。 基本解釋 整頓剔除。 網(wǎng)絡(luò)解釋 厘抉 厘抉,是漢語詞匯,拼音líjué,解釋為整頓剔除。 |
惜毫厘失千里 | |
七厘八秤 | 猶言七成八成。指事物的大部分。 基本解釋 猶言七成八成。指事物的大部分。 |
厘革 | 厘革 厘革是漢語詞匯,讀音lí gé,解釋為改革。 基本解釋 1.亦作"?革"。2.改革。 辭典解釋 厘革lígéㄌㄧˊㄍㄜˊ 整理改革。 《北史.卷四○.韓麒麟傳》:「地理舊名,一皆厘革?!?網(wǎng)絡(luò)解釋 厘革 厘革是漢語詞匯,讀音lígé,解釋為改革。 |
厘革 | 詞語解釋 厘革 [ lí gé ] ⒈ 亦作“?革”。 ⒉ 改革。 引證解釋 ⒈ 改革。 引 《宋書·孔琳之傳》:“然茍無關(guān)於情,而有愆禮度,存之未有所明,去之未有所失,固當(dāng)式遵先典,釐革后謬?!?《舊唐書·文宗紀(jì)上》:“帝在藩邸,知兩朝之積弊,此時釐革,并出宸衷,士民相慶,喜理道之復(fù)興矣!” 《清史稿·高宗紀(jì)二》:“以 江蘇 逋賦積至二百二十餘萬,諭釐革催徵積弊?!?國語辭典 厘革 [ lí gé ] ⒈ 整理改革。 引 《北史·卷四〇·韓麒麟傳》: |
惜毫厘失千里 | 惜毫厘失千里 惜毫厘失千里,漢語詞語,讀音是xī háo lí shī qiān lǐ ,喻貪小失大。 基本解釋 1.喻貪小失大。 網(wǎng)絡(luò)解釋 惜毫厘失千里 惜毫厘失千里,漢語詞語,讀音是xīháolíshīqiānlǐ,喻貪小失大。 |
厘米 | 詞語解釋 厘米 [ lí mǐ ] ⒈ 公制長度單位,一厘米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也叫“公分” 英 centimeter; 引證解釋 ⒈ 公制長度單位,一厘米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舊稱公分。法定計量單位中的長度單位。一厘米等于一米(公尺)的百分之一。舊稱“公分”。單位符號cm。 國語辭典 厘米 [ lí mǐ ] ⒈ 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厘米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 |
厘抉 | 詞語解釋 厘抉 [ lí jué ] ⒈ 整頓剔除。 引證解釋 ⒈ 整頓剔除。 引 《明史·楊廷和傳》:“已而詔下, 正德 中蠹政釐抉且盡?!?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