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周姜 | 周姜 周姜是周太王的妃子,生了三個兒子。她教子有方,而且太王每遇到大事,必定同她商量,沒出過一件壞主意。 基本解釋 1.宋代詞家周邦彥與姜夔的并稱。二人皆精于音律,自創(chuàng)新調,為格律詞派的代表。2.指太姜。 網絡解釋 周姜 周姜是周太王的妃子,生了三個兒子。她教子有方,而且太王每遇到大事,必定同她商量,沒出過一件壞主意。 |
齊姜 | |
姜被 | 姜被 姜被,典故名,典出《后漢書》卷五十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姜肱〉。漢姜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焙笏煲浴敖弧钡燃唇判值芡欢鴮?,亦謂親如兄弟,詠兄弟友愛。 基本解釋 1.《后漢書·姜肱傳》:"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李賢注引《謝承書》曰:"肱性篤孝,事繼母恪勤。母既年少,又嚴厲。肱感《愷風》之孝,兄弟同被而寑,不入房室,以慰母心。"后因以 |
大被姜郎 | 同“姜被 ”。 基本解釋 同“姜被”。 |
姜牙 | 詞語解釋 姜牙 [ jiāng yá ] ⒈ 即姜子牙。太公望呂尚的別名。 引證解釋 ⒈ 即 姜子牙。太公望 呂尚 的別名。參見“姜子牙”、“太公望”。 引 唐 孟郊 《感懷》詩之四:“姜牙 佐 周武,世業(yè)永巍巍?!?五代 徐夤 《賀清源太保王延彬》詩之一:“姜牙 兆寄熊羆內, 陶侃 文成掌握間?!? |
姜孟 | 詞語解釋 姜孟 [ jiāng mèng ] ⒈ 敬姜和孟母的并稱。一為春秋時魯大夫公父歜之母,一為孟軻之母。敬姜屢次匡正兒子的過失,孟母為教子曾三遷,斷機。二人事見漢劉向《列女傳·母儀傳》。后世奉為母教的楷模。 引證解釋 ⒈ 敬姜 和 孟母 的并稱。一為 春秋 時 魯 大夫 公父歜 之母,一為 孟軻 之母。 敬姜 屢次匡正兒子的過失, 孟母 為教子曾三遷,斷機。二人事見 漢 劉向 《列女傳·母儀傳》。后世奉為母教的楷模。 引 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 |
姜桂 | 姜桂 生姜與肉桂,其性愈老愈辣。比喻人到年老性格越剛強。 基本解釋 生姜和肉桂。漢劉向《新序.雜事五》:"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后常以"姜桂"比喻人的本性剛直。 辭典解釋 姜桂jiāngguìㄐㄧㄤㄍㄨㄟˋ 生姜與肉桂,性皆辛辣,為主要的調味品?!抖Y記.檀弓上》:「食肉飲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為姜桂之謂也?!购蟊扔魅藙倧姴灰频男郧??!端问罚砣艘唬潭貜蛡鳌罚骸?/td> |
咬姜呷醋 | |
孟姜女 | 詞語解釋 孟姜女 [ mèng jiāng nǚ ] ⒈ 據民間傳說,在秦始皇時,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強迫修筑長城。她不遠千里去送寒衣,然而卻未找到。她在城下痛哭,城墻因而崩裂,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痛不欲生,投海而死。 英 Meng Jiangnü; 引證解釋 ⒈ 民間傳說中的人物。相傳為 秦始皇 時人。因丈夫 范喜良 被迫筑 長城,為丈夫萬里送寒衣,及至, 范郎 已死,哭于城下,城為之崩,尸骸現露。后投海死。故事最早出現于 唐 代,可能由 春秋 時“杞梁妻 |
桂姜 | 桂姜 桂姜(學名:Zingiber kwangsiense D. Fang)是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5米;根莖肥厚,有塊根。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楔形至楔形,葉面密被紫褐色腺點,葉柄短,葉舌膜質,穗狀花序倒卵形,有花達30余朵;總花梗柔弱;苞片紅色或紫色,稀綠色,長圓狀披針形,花冠無毛,裂片線形,頂端紅色;唇瓣淡黃色,側裂片近長圓形,花藥紅色;子房密被長伏毛,蒴果卵形,種子紅色,9-10月開花;10-11月結果。 分布中國 |
大姜 | 大姜 大姜(Zinger Officinale Roscoe)又稱生姜,本味辣,屬姜科姜屬,為多年生草本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國作為一年生經濟作物栽培,是我國特產的重要蔬菜品種。生姜原產于印度、馬來西亞熱帶多雨森林地區(qū),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晚上不宜吃姜。 大姜一般作為食材多用,是一種經濟型農作物。生姜有小種姜、大種姜等品種,藥用以小種為好,習慣把小種生姜叫“小黃姜”,小黃姜切面純黃色,味辛辣濃,肉細嫩,味香,纖維較細。其中北緯27度姜是天然無 |
洋姜 | |
姜嫄 | 姜嫄 (歷史人物)姜嫄,一作原,姜姓,有邰氏部落之女。上古時代人物,帝嚳之妻,周朝祖先后稷的母親。傳說她于郊野踐巨人足跡懷孕生稷。 一說姜嫄為帝嚳(高辛氏)后世子孫之妃。參閱《詩·大雅·生民》 鄭玄箋、 清江藩《隸經文·姜嫄帝嚳妃辨》。 基本解釋 1.亦作"姜原"。2.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嚳之妻。傳說她于郊野踐巨人足跡懷孕生稷?!对姟ご笱拧ど瘛?"厥初生民,時惟姜嫄。"《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
庶姜 | |
生姜樹上生 | 生姜樹上生 生姜樹上生,拼音是shēng jiāng shù shàng shēng ,解釋為執(zhí)拗。 基本解釋 1.謂執(zhí)拗。 網絡解釋 生姜樹上生 生姜樹上生,拼音是shēngjiāngshùshàngshēng,解釋為執(zhí)拗。 |
黃姜姜 | 詞語解釋 黃姜姜 [ huáng jiāng jiāng ] ⒈ 形容黃而干枯。 引證解釋 ⒈ 形容黃而干枯。 引 沈從文 《八駿圖·顧問官》:“小女孩因害疳結病,瘦得剩一把骨頭,一張臉黃姜姜的,兩只眼睛大大的向外凸出。” |
生姜 | 詞語解釋 生姜 [ shēng jiāng ] ⒈ 為姜科植物姜的根莖。形狀粗而不規(guī)則,極辣而有芳香,廣泛用作香料,有時入藥。 英 ginger; 引證解釋 ⒈ 姜的新鮮根莖。有辣味,是常用的調味品,亦可入藥。 引 《后漢書·方術傳下·左慈》:“既已得魚,恨無 蜀 中生薑耳?!?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姙娠者,又不可啖生薑,令兒多指?!?《紅樓夢》第三十回:“﹝ 鳳姐 ﹞笑問道:‘這們大熱的天,誰還吃生薑呢?’眾人不解意?!?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 |
共姜 | 共姜 ɡònɡ jiānɡ 周時衛(wèi)世子共伯之妻。共伯早死﹐她不再嫁。后常用為女子守節(jié)的典實。 基本解釋 1.周時衛(wèi)世子共伯之妻。共伯早死﹐她不再嫁。后常用為女子守節(jié)的典實。 網絡解釋 共姜 ɡònɡjiānɡ 周時衛(wèi)世子共伯之妻。共伯早死﹐她不再嫁。后常用為女子守節(jié)的典實。 |
姜維 | 詞語解釋 姜維 [ jiāng wéi ] ⒈ (202-264)三國蜀漢大將。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人。本為魏將,后歸蜀。諸葛亮死后,繼掌蜀漢兵權,任大將軍。屢次發(fā)兵攻魏,均告無功。蜀亡后,降于魏將鐘會。后欲乘鐘會叛魏之機恢復蜀漢,事敗被殺。 國語辭典 姜維 [ jiāng wéi ] ⒈ 人名。(西元202~264)?字伯約,三國蜀漢天水冀縣(今甘肅省甘俗)?人。本為魏將,后歸附蜀,為諸葛亮重用,任征西將軍。諸葛亮死后,繼領其軍。魏軍攻蜀,后主劉禪降 |
姜原 | 姜原 姜原,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嚳之妻。傳說她于郊野踐巨人足跡懷孕生稷?!对姟ご笱拧ど瘛罚骸柏食跎?時惟姜嫄“。 基本解釋 見"姜嫄"。 網絡解釋 姜原 姜原,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嚳之妻。傳說她于郊野踐巨人足跡懷孕生稷?!对姟ご笱拧ど瘛罚骸柏食跎駮r惟姜嫄“。 |
伯姜 | 伯姜 伯姜,讀音是bó jiānɡ,含義是舜臣子伯夷的別稱。 基本解釋 舜臣子伯夷的別稱。伯夷姓姜,能明禮儀以佐堯舜,因用以代稱名門望族。 網絡解釋 伯姜 伯姜,讀音是bójiānɡ,含義是舜臣子伯夷的別稱。 |
姜維 | 姜維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zhàn)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后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祎死后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xù)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 |
姜齊 | 姜齊 古代齊國的別名,因姜太公被封于齊地而得名,與后來的田齊作區(qū)別。姜姓呂氏齊國,是春秋時代的一個重要諸侯國,首封國君是呂尚(姜姓,呂氏)。到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建立田齊,史稱田氏代齊,姜姓呂氏齊國遂亡?!妒酚洝R太公世家》講述了西周和春秋時期姜姓呂氏齊國約800年的興衰史。 基本解釋 1.對"田齊"而言,指周太公望呂尚所傳姜氏一姓的:齊國。太公佐武王滅商, |
姜姜 | 詞語解釋 姜姜 [ jiāng jiāng ] ⒈ 爭斗劇烈貌。 引證解釋 ⒈ 爭斗劇烈貌。 引 《禮記·表記》:“《詩》曰:‘鵲之姜姜,鶉之賁賁。人之無良,我以為君?!?鄭玄 注:“姜姜,賁賁,爭鬭惡貌也?!?按,《詩·鄘風·鶉之奔奔》作:“鵲之彊彊,鶉之奔奔?!?鄭玄 箋:“奔奔,彊彊,言其居有常匹,飛則相隨之貌?!?孔穎達 疏:“《表記》引此,證‘君命逆則臣有逆命’,故註云‘彊彊,奔奔,爭鬭惡貌也’?!? |
齊姜 | 齊姜 (晉文公夫人)齊姜,是齊桓公之宗女,晉文公的夫人,是有位有膽有識的夫人。烈女傳中稱贊她:“公正果斷,言行不怠,勸勉晉文,返回無疑。公子不聽,強與謀議,醉而載之,卒成霸基?!?基本解釋 《詩.陳風.衡門》:"豈其取妻,必齊之姜?"鄭玄箋:"何必大國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貞順而已。"周朝的齊國為姜姓。古代女子以姓氏相稱,齊姜指齊君的宗女。后因以借指名門官宦人家的女兒。 辭典解釋 齊姜qíjiāngㄑㄧˊㄐㄧㄤ 古時齊國姓姜的女 |
大姜 | 詞語解釋 大姜 [ dà jiāng ] ⒈ 周太王妃,文王之祖母,姓姜。 引證解釋 ⒈ 周太王 妃, 文王 之祖母,姓 姜。 引 《國語·周語中》:“夫婚姻,禍福之階也…… 齊、許、申、呂 由 大姜?!?韋昭 注:“大姜,大王 之妃, 王季 之母也?!?《詩·大雅·思齊》“思媚 周姜” 毛 傳:“周姜,大姜 也。” |
庶姜 | 庶姜 庶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shù jiāng,是指姜姓眾女。 基本解釋 指姜姓眾女。《詩.衛(wèi)風.碩人》:"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高亨注:"庶,眾也。庶姜,齊國陪嫁和送嫁的一些姜姓女子。"后用以稱同宗眾女。 網絡解釋 庶姜 庶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shùjiāng,是指姜姓眾女。 |
姜詩躍鯉 | 《東觀漢紀·姜詩傳》載:姜詩遇荒年與妻傭作養(yǎng)母。母親喜歡飲江水。他命兒子江邊取水,不幸被溺死。夫妻兩人怕母親知情傷心,就假稱兒子外出就學了,并年年做新衣投入江中。一日,屋旁突涌泉水,味同江水,且每天生鯉魚一雙。后用為孝心感動天地之典實。 基本解釋 《東觀漢紀·姜詩傳》載:姜詩遇荒年與妻傭作養(yǎng)母。母親喜歡飲江水。他命兒子江邊取水,不幸被溺死。夫妻兩人怕母親知情傷心,就假稱兒子外出就學了,并年年做新衣投入江 |
姜太公釣魚 | 姜太公釣魚 (商周時期歷史典故)姜太公釣魚是發(fā)生于商周時期的歷史傳說故事。商紂暴虐,周文王決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師傅之命,下界幫助文王。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半百之齡、又和文王沒有交情,很難獲得文王賞識。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邊,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大家知道,魚鉤是彎的,但是姜子牙卻用直鉤(那其實也不能叫鉤了)、不用魚餌,釣到了很多魚。文王見到了,覺得這是奇人(古代人對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動 |
黃姜 | 黃姜 黃姜,學名盾葉薯蕷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又名,火頭根。中國是盾葉薯蕷的原產地,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景山、北望少澤,其草多薯蕷” 的記載。盾葉薯蕷是薯蕷科薯蕷屬(Dioscrea.L)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薯蕷皂苷元含量最高的種。 基本解釋 姜黃。根莖入藥,又可以做黃色染料。 網絡解釋 黃姜 黃姜,學名盾葉薯蕷(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又名,火頭根。中國是盾葉薯蕷的原產地,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