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幫耬 | 詞語解釋 幫耬 [ bāng lóu ] ⒈ 用耬播種時,一人搖耬,另一人牽牲口以掌握方向,使壟溝不斜,叫做“幫耬”。 引證解釋 ⒈ 用耬播種時,一人搖耬,另一人牽牲口以掌握方向,使壟溝不斜,叫做“幫耬”。 引 李準 《不能走那條路》:“哪怕是一個人耩地,一個人幫耬,兩個人一晌能不答一句腔?!? |
耬車 | 耬車 耬(lóu)也叫“耬車、“耬犁”、“耙耬”。舊時中國農具名。是一種畜力條播機。西漢趙過作耬,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耬架、耬斗、耬腿、耬鏟等構成。有一腿耬至七腿耬多種,以兩腿耬播種較均勻??刹ゴ篼?、小麥、大豆、高粱等。 基本解釋 耬車 luchē [animal-drawseedplough;aplowlikeimplementforsowinggrain]古代的播種用的農具,由牲畜牽引,后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 辭典解釋 耬車lóuchēㄌㄡˊㄔㄜ 舊時播種的農具,形狀像三足犁, |
搖耬 | 搖耬 yolu[rock a drill barrow in planting;plant with a drill barrow] 在耬種時,扶耬的人搖動耬把,讓種子均勻撒下 基本解釋 搖耬 yolu [rockadrillbarrowinplanting;plantwithadrillbarrow]在耬種時,扶耬的人搖動耬把,讓種子均勻撒下 辭典解釋 搖耬yáolóuㄧㄠˊㄌㄡˊ 一種傳統的農耕技術。播種時,農夫將種子放入耬中,不斷的搖晃耬把,使種子均勻的漏下。 網絡解釋 |
搖耬 | |
耬車 | |
鋤耬 | 詞語解釋 鋤耬 [ chú lóu ] ⒈ 耕種薅鋤。 引證解釋 ⒈ 耕種薅鋤。 引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七八回:“這時已到了六月底,夏莊稼都收割完了,秋莊稼也鋤耬過了。” |
耬鋤 | |
一腳耬 | |
耙耬 | 耙耬 耙耬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pá lóu,基本意思是用耙子撈取聚攏。 基本解釋 1.用耙子撈取聚攏。 網絡解釋 耙耬 耙耬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pálóu,基本意思是用耙子撈取聚攏。 |
耬播 | |
耬鋤 | 耬鋤 基本信息 拼音:lóu chú 注音: 釋義 一種翻松土壤用的農具。 王禎 《農書》卷十三引《種蒔直說》:“此器出自 海壖 ,號曰耬鋤。耬車制頗同,獨無耬斗,但用耰鋤鐵柄,中穿耬之橫桄下,仰鋤刃,形如杏葉。撮苗后,用一驢,帶籠觜挽之。初用一人牽,慣熟不用人,止一人輕扶。入土二三寸,其深痛過鋤力三倍。所辦之田,日不啻二十畝。今 燕 趙 間用之,名曰劐(呼鑊切)子。劐子之制,又少異於此?!?基本解釋 一種翻松土壤用的農具。 |
耬播 | 以耬車播種。 基本解釋 以耬車播種。 辭典解釋 耬播lóubòㄌㄡˊㄅㄛˋ 用耬車播種。 |
耬犁 | 1.即耬車。 基本解釋 1.即耬車。 辭典解釋 耬犁lóulíㄌㄡˊㄌㄧˊ 一種農具。播種時用,形似三足犁,中間放耬斗,裝種子。 唐.元稹〈田家詞〉:「歸來收得牛兩角,重鑄耬犁作斤??!?也稱為「耬車」。 |
耬犁 | |
鋤耬 | 鋤耬 chú lóu 鋤耬(鋤耬) 耕種薅鋤。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七八回:“這時已到了六月底,夏莊稼都收割完了,秋莊稼也鋤耬過了?!?基本解釋 1.耕種薅鋤。 網絡解釋 鋤耬 chúlóuㄔㄨˊㄌㄡˊ 鋤耬(鋤耬) 耕種薅鋤。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七八回:“這時已到了六月底,夏莊稼都收割完了,秋莊稼也鋤耬過了。” |
耙耬 | 詞語解釋 耙耬 [ pá lóu ] ⒈ 用耙子撈取聚攏。 引證解釋 ⒈ 用耙子撈取聚攏。 引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yǎng)豬》:“豬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耬水藻等令近岸;豬則食之,皆肥?!?繆啟愉 校釋:“金 抄作‘把樓’……‘耙’同‘杷’,《要術》一般作‘杷’,‘把’是‘杷’之誤。 《爾雅·釋詁下》:‘樓,聚也?!兑g》作‘耬’不作‘樓’。”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