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痱磊 | 見"痱癗"。 基本解釋 見"痱癗"。 |
病痱 | 詞語解釋 病痱 [ bìng fèi ] ⒈ 患風癱之癥。 引證解釋 ⒈ 患風癱之癥。 引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 良久乃聞,聞即恚,病痱,不食,欲死?!?《漢書·賈誼傳》:“非亶倒縣而已,又類辟,且病痱。” 《東觀漢記·馮魴傳》:“南宮復道多惡風寒,老人居之且病痱?!? |
痱瘡 | 痱瘡 fèi chuāng 注音 亦作“疿瘡”。即痱子。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滑石》﹝集解﹞引 蘇頌 曰:“今人多用冷石作粉,治疿瘡,或云即滑石也?!眳⒁姟?痱子 ”。 基本解釋 1.亦作"痱瘡"。2.即痱子。 網(wǎng)絡解釋 痱瘡 fèichuāng 注音ㄈㄟˋㄔㄨㄤ 亦作“疿瘡”。即痱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滑石》﹝集解﹞引蘇頌曰:“今人多用冷石作粉,治疿瘡,或云即滑石也?!眳⒁姟梆蜃印薄? |
痱子粉 | 痱子粉 痱子粉,散風祛濕,清涼止癢。用于汗疹、痱毒,濕瘡痛癢。 基本解釋 用滑石粉、氧化鋅、水楊酸、硫磺、薄荷腦等加香料制成的一種藥粉,可用來防治痱子。 辭典解釋 痱子粉fèizifěnㄈㄟˋ˙ㄗㄈㄣˇ 用來治療痱子的粉狀藥物。 網(wǎng)絡解釋 痱子粉 痱子粉,散風祛濕,清涼止癢。用于汗疹、痱毒,濕瘡痛癢。 |
風痱 | 詞語解釋 風痱 [ fēng fèi ] ⒈ 中風病。 引證解釋 ⒈ 中風病。 引 宋 黃庭堅 《送劉季展從軍門》詩之二:“仙家耕耘成白璧,道人煑掘起風痱?!?任淵 注:“痱,音肥。韻書曰:風病也?!?《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三·黃耆五物湯》:“治風痱身無痛、半身不遂、手足無力、不能動履者?!? |
痱子 | 痱子 科普中國痱子是夏季或炎熱環(huán)境下常見的表淺性、炎癥性皮膚病。因在高溫悶熱環(huán)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發(fā),使角質(zhì)層浸漬腫脹,汗腺導管變窄或阻塞,導致汗液潴留、汗液外滲周圍組織,形成丘疹、水皰或膿皰,好發(fā)于皺襞部位。 基本解釋 痱子 fizi (1)[pricklyheat]∶皮膚的一種紅色粟樣粒丘疹,伴有強烈的瘙癢和麻刺感,常見于濕熱氣候時,由汗腺導管阻塞或排泄障礙引起 (2)[miliaria]∶即痱瘡 辭典解釋 痱子fèiziㄈㄟˋ˙ㄗ 人體在夏天為汗水所漚濕,而 |
痱癗 | 痱癗 亦作“ 痱磊 ”。 唐 玄應 《一切經(jīng)音義》卷三:“痱癗,小腫也?!?唐 韓愈 《嘲鼾睡》詩:“木枕卜字裂,鏡面生痱癗?!薄钝拧め岕~》:“蟾除吐生,腹白背黑,皮上多痱磊,跳行舒遲?!?基本解釋 1.亦作"痱磊"。2.小腫。亦泛指疹樣小粒塊。 網(wǎng)絡解釋 痱癗 亦作“痱磊”。唐玄應《一切經(jīng)音義》卷三:“痱癗,小腫也。”唐韓愈《嘲鼾睡》詩:“木枕卜字裂,鏡面生痱癗?!薄钝拧め岕~》:“蟾除吐生,腹白背黑,皮上多痱磊,跳行舒遲 |
病痱 | 病痱 病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ìng fèi,是指患風癱之癥。 基本解釋 患風癱之癥。 網(wǎng)絡解釋 病痱 病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ìngfèi,是指患風癱之癥。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