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梵莢 | 梵莢 釋義:(1).佛書。佛書以貝葉作書,貝葉重迭,用板木夾兩端,以繩穿結(jié),故稱。(2).指用板夾兩端以繩穿結(jié)的書籍裝幀樣式。 基本解釋 1.見"梵夾"。 網(wǎng)絡(luò)解釋 梵莢 釋義:(1).佛書。佛書以貝葉作書,貝葉重迭,用板木夾兩端,以繩穿結(jié),故稱。(2).指用板夾兩端以繩穿結(jié)的書籍裝幀樣式。 |
草莢 | 草莢 草莢,讀音是cǎo jiá,漢語詞語,瑞草,又名蓂莢﹑歷莢。傳說古人曾用以計歷。 基本解釋 瑞草。又名蓂莢﹑歷莢。傳說古人曾用以計歷。 網(wǎng)絡(luò)解釋 草莢 草莢,讀音是cǎojiá,漢語詞語,瑞草,又名蓂莢﹑歷莢。傳說古人曾用以計歷。 |
莢果 | 詞語解釋 莢果 [ jiá guǒ ] ⒈ 由一個心皮構(gòu)成的一種干果,成熟時裂成兩片。 英 pod; 國語辭典 莢果 [ jiá guǒ ] ⒈ 一種干果。為裂果類的果實,其由單心皮子房發(fā)育而成,成熟時,果皮沿著縫線而裂開成兩片,如豆科植物的果實。 |
莢果 | 莢果 莢果(legume)是由單心皮發(fā)育形成的果實,成熟時沿腹縫線和背縫線開裂,果皮裂成兩片。為豆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實,如赤小豆、白扁豆等。但也有些成熟時不開裂的,如落花生、紫荊、皂莢。有的莢果成熟時,在種子間呈節(jié)節(jié)斷裂,每節(jié)含1種子,不開裂,如含羞草、山螞蟥。有的莢果呈螺旋狀,如苜蓿。還有的莢果肉質(zhì)呈念珠狀,如槐。 莢果為干果的一種,由一個心皮發(fā)育成的果實,豆目植物的果實就屬于莢果。常見的莢果有;紫荊、紫藤、刺槐、 |
莢錢 | 詞語解釋 莢錢 [ jiá qián ] ⒈ 榆莢錢的簡稱,又名五分錢。漢初一種輕而薄的錢幣。錢重三銖,文為“漢興”二字。 引證解釋 ⒈ 榆莢錢的簡稱,又名五分錢。 漢 初一種輕而薄的錢幣。錢重三銖,文為“漢興”二字。參閱 宋 洪遵 《泉志·漢莢錢》。 引 《漢書·食貨志下》:“漢 興,以為 秦 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如榆莢也?!?國語辭典 莢錢 [ jiá qián ] ⒈ 一種古代的錢幣。為漢高祖時所鑄,質(zhì)輕,形如榆莢,故稱為「 |
祥莢 | |
不落莢 | 詞語解釋 不落莢 [ bù là jiá ] ⒈ 見“不落夾”。 引證解釋 ⒈ 見“不落夾”。 |
鬼皂莢 | 鬼皂莢 鬼皂莢,生江南地澤,如皂莢,高一二尺。沐之長發(fā),葉亦去衣垢。 基本解釋 植物名。 網(wǎng)絡(luò)解釋 鬼皂莢 鬼皂莢,生江南地澤,如皂莢,高一二尺。沐之長發(fā),葉亦去衣垢。 |
棕莢 | 棕櫚樹的果實。 基本解釋 棕櫚樹的果實。 |
蓂莢 | 蓂莢 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每日結(jié)一莢;從十六至月終,每日落一莢。所以從莢數(shù)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一名歷莢。 基本解釋 蓂莢 mngji [akindofluckygrass]古代傳說中的瑞草。又名歷莢 蓂歷(日歷。因蓂莢的更換而知日月,故稱);蓂靈(神話中的瑞木名) 辭典解釋 蓂莢míngjiáㄇㄧㄥˊㄐㄧㄚˊ 古代傳說中一種表示祥瑞的草。 《文選.張衡.東京賦》:「蓋蓂莢為難蒔也,故曠世而不覿。」 網(wǎng)絡(luò)解釋 蓂莢 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每日結(jié)一莢;從十六至月終,每 |
皂莢 | 皂莢 (豆科植物)皂莢(學(xué)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莢樹、皂角等,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葉為一回羽狀復(fù)葉,邊緣具細(xì)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wǎng)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被短柔毛。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雄花花瓣長圓形。莢果帶狀,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彎曲作新月形,內(nèi)無種子;果頸長1-3. |
蓂莢 | |
豆莢 | 豆莢 豆莢(拉丁學(xué)名:legume),是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實類型,屬于單果中的干果中的裂果的一種,由單雌蕊發(fā)育而成的果實,如豆目三科的果實。許多豆莢以及其中包含的種子被人類當(dāng)作蔬菜、糧食或中藥食用,如大豆、豌豆、槐樹角等。 豆科植物的果實就屬于豆莢。子房成肉質(zhì)狀態(tài)進(jìn)行生長,但成熟后則干燥,沿縫線分裂為二。種子排成一列,可由果皮開裂而散落于地上。因此它也是裂果的一種。 基本解釋 豆莢 duji (1)[legume]∶豆類的果實。也說豆角 |
雷莢 | 詞語解釋 雷莢 [ léi jiá ] ⒈ 即雷芽。 引證解釋 ⒈ 即雷芽。參見“雷芽”。 引 明 孫柚 《琴心記·空閨永嘆》:“[旦]你去煎些茶來遣興。[貼應(yīng)介]莫道月團(tuán)心內(nèi)苦,暫將雷莢口中甜?!? |
榆莢 | 榆莢 榆莢也叫榆錢兒,是榆樹的種子,因為它酷似古代串起來的麻錢兒,故名榆錢兒。新生出來的榆錢兒脆甜綿軟,清香爽口,又因它與“余錢”諧音,村人在房前屋后種榆樹也有討口彩的意思在里面。 基本解釋 榆莢 yji [elmseedsorpods]榆樹結(jié)的果 辭典解釋 榆莢yújiáㄩˊㄐㄧㄚˊ 漢代錢名,即莢錢。重三銖,錢面有「漢興」二字。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榆樹在春季結(jié)成的果實。 清.陳維崧〈定風(fēng)波.蝴蝶成團(tuán)榆莢飛〉詞:「蝴蝶成團(tuán)榆莢飛, |
榆莢 | |
歷莢 | 詞語解釋 歷莢 [ lì jiá ] ⒈ 參見:歷莢,歷莢。 引證解釋 ⒈ 即蓂莢。見“歷草”。 引 《竹書紀(jì)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徐文靖 箋:“《田俅子》曰:‘ 堯 為天子,蓂莢生于庭,為帝成歷。’” 一本作“歷莢”。 《宋書·符瑞志中》:“昔在 放勛,歷莢數(shù)朝。”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七:“蓂莢一名歷莢, |
秋莢 | |
榆莢雨 | |
歷莢 | 歷莢 歷莢,古代神話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 基本解釋 參見:歷莢,歷莢 網(wǎng)絡(luò)解釋 歷莢 歷莢,古代神話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 |
雷莢 | 雷莢 明 孫柚 《琴心記·空閨永嘆》:“[旦]你去煎些茶來遣興。[貼應(yīng)介]莫道月團(tuán)心內(nèi)苦,暫將雷莢口中甜?!眳⒁姟?雷芽 ”。 基本解釋 即雷芽。 網(wǎng)絡(luò)解釋 雷莢 明孫柚《琴心記·空閨永嘆》:“[旦]你去煎些茶來遣興。[貼應(yīng)介]莫道月團(tuán)心內(nèi)苦,暫將雷莢口中甜?!眳⒁姟袄籽俊?。 |
驚雷莢 | 驚雷莢 驚雷莢,茶的一種。 基本解釋 茶的一種。 網(wǎng)絡(luò)解釋 驚雷莢 驚雷莢,茶的一種。 |
肥皂莢 | 詞語解釋 肥皂莢 [ féi zào jiá ] ⒈ 木名。果肉供洗滌及藥用。 引證解釋 ⒈ 木名。果肉供洗滌及藥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肥皂莢》:“肥皂莢生高山中,其樹高大,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開白花,結(jié)莢長三四寸,狀如云實之莢,而肥厚多肉。內(nèi)有黑子數(shù)顆,大如指頭,不正圓,其色如漆而甚堅。中有白仁如栗,……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麵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于皂莢也。 引 《相感志》言:‘肥皂莢水死金魚,辟馬蟻?!?/td> |
肥皂莢 | 肥皂莢 (植物)肥皂莢(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別名肉皂莢、四月紅、油皂,是一種落葉喬木,無刺,高達(dá)5-12米;樹皮灰褐色且有白色皮孔,二回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無托葉,葉軸有槽,被面有短柔毛,幾乎無葉柄。花雜性,為白色或帶紫色,有長梗,向下垂。莢果長圓形,扁平或膨脹,無毛,有種子2-4顆,種子近球形而稍扁,黑色,平滑無毛。一般8月間結(jié)果。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qū)。生于海拔 15 |
月莢 | |
椶莢 | 椶莢 椶莢是漢語詞匯,讀音是zōngjiá,指棕櫚樹的果實。 網(wǎng)絡(luò)解釋 椶莢 椶莢是漢語詞匯,讀音是zōngjiá,指棕櫚樹的果實。 |
鬼皂莢 | 詞語解釋 鬼皂莢 [ guǐ zào jiá ] ⒈ 植物名。 引證解釋 ⒈ 植物名。 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草篇》:“鬼皂莢生 江 南地,澤如皂莢,高一二尺,沐之長髮,葉亦去衣垢?!? |
豆莢 | 詞語解釋 豆莢 [ dòu jiá ] ⒈ 豆類的果實。也說豆角兒——主要用作菜肴。 英 legume; ⒉ 種子或仁的外皮、殼或莢;尤指干外皮、干殼、干莢。 例 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饑。 英 husk; pod; 引證解釋 ⒈ 豆類的莢果。 引 宋 陸游 《秋思》詩:“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莢成時兔正肥?!?元 方回 《治圃雜書》詩之一:“茄藤宜硬地,豆莢惡肥田?!?端木蕻良 《鴜鷺湖的憂郁》:“沿著他們身后是一垅垅的豆秸,豆葉兒早已生機(jī)殆盡,包在豆莢里的豆粒兒也都成熟了 |
祥莢 | 祥莢 祥莢,讀音為xiáng jiá,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蓂莢。 基本解釋 蓂莢。傳說唐堯時瑞草名。相傳每月朔日始一日生一莢,十六日后一日落一莢,月晦而盡,故又名歷莢。 網(wǎng)絡(luò)解釋 祥莢 祥莢,讀音為xiángjiá,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蓂莢。 |
驚雷莢 | 詞語解釋 驚雷莢 [ jīng léi jiá ] ⒈ 茶的一種。 引證解釋 ⒈ 茶的一種。 引 唐 馮贄 《云仙雜記·收茶三等》:“覺林院 志崇 收茶三等,待客以驚雷莢,自奉以萱草帶,供佛以紫茸香?!?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