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盜糶 | 詞語解釋 盜糶 [ dào tiào ] ⒈ 非法出賣(糧食)。 引證解釋 ⒈ 非法出賣(糧食)。 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張鷟 為 陽縣 尉日,有稱架人 呂元 偽作倉督 馮忱 書,盜糶倉糧粟?!?《新唐書·食貨志四》:“兩池 鹽盜販者,跡其居處,保、社按罪。鬻五石,市二石,亭戶盜糶二石,皆死?!?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三折:“那廝每不依欽定,私自加添,盜糶了倉米,乾沒了官錢?!? |
關倉遏糶 | 詞語解釋 ⒈ 遏糶:停止出售糧食。關閉糧倉,不再賣糧食。指囤積居奇,哄抬物價。 |
盜糶 | 盜糶 盜糶,是漢語詞匯, 拼音:dào tiào 解釋為非法出賣。 基本解釋 非法出賣(糧食)。 網(wǎng)絡解釋 盜糶 盜糶,是漢語詞匯, 拼音:dàotiào 解釋為非法出賣。 |
陳州糶米 | 全名《包待制陳州糶米》。雜劇劇本。元人作,姓名不詳。宋代陳州干旱,劉衙內(nèi)的兒子、女婿趁開倉賑災之機,大肆搜括,并打死災民張fe69古。張子小fe69古去開封府告狀,包拯私訪得實,嚴懲貪官。 基本解釋 全名《包待制陳州糶米》。雜劇劇本。元人作,姓名不詳。宋代陳州干旱,劉衙內(nèi)的兒子、女婿趁開倉賑災之機,大肆搜括,并打死災民張fe69古。張子小fe69古去開封府告狀,包拯私訪得實,嚴懲貪官。 網(wǎng)絡解釋 |
糶風賣雨 | |
谷糶 | 谷糶 谷糶是漢語詞匯,讀音gǔtiào,意思是賣出谷物。 基本解釋 1.賣出谷物。 網(wǎng)絡解釋 谷糶 谷糶是漢語詞匯,讀音gǔtiào,意思是賣出谷物。 |
減糶 | 詞語解釋 減糶 [ jiǎn tiào ] ⒈ 謂荒年時,米價上漲,國家將常平倉糧米減價出售。 引證解釋 ⒈ 謂荒年時,米價上漲,國家將常平倉糧米減價出售。 引 《清會典·戶部七·尚書侍郎職掌七》:“凡荒政十有二……五曰減糶?!? |
私糶 | |
鬧糶 | 鬧糶 鬧糶,注音nào tiàoㄣㄠˋㄊㄧㄠˋ鬧糶解釋謂饑民強迫糧主平價糶糧。 基本解釋 謂饑民強迫糧主平價糶糧。 網(wǎng)絡解釋 鬧糶 鬧糶,注音nàotiàoㄣㄠˋㄊㄧㄠˋ鬧糶解釋謂饑民強迫糧主平價糶糧。 |
平糶 | 平糶 戰(zhàn)國時魏國李悝提出的扶植、調(diào)劑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張。方法是豐年由官府平價收購農(nóng)民的余粟(平糴);荒年用平價出售積粟(平糶)?!稘h書·食貨志上》記李悝的話:“是故善平糴者必謹觀歲有上中下孰?!睗h五鳳四年(前54年),在邊郡設置常平倉。晉、隋、宋設置常平倉、義倉、惠民倉,明設置預備倉,都屬平糴、平糶。清代有所謂“平價收谷”,用意同。但在執(zhí)行中,往往出現(xiàn)種種弊端,使平糴、平糶不能起到應有作用。 基本解釋 官府在荒 |
市糶 | |
出糶 | 出糶 出糶(出糶)是一個詞語, 拼音chū tiào 注音:, 是指賣出糧食。 基本解釋 賣出糧食。 辭典解釋 出糶chūtiàoㄔㄨㄊㄧㄠˋ 賣出糧食。 宋.蘇軾〈乞減價糶常平米賑濟狀〉:「若不別作奏請,專守本條,不與減價出糶,深恐今年春夏新陳不接之際,必致大叚流殍?!?清.方苞〈與徐司空蝶園書〉:「歲祲之地,其糧聽有司出糶,俟秋成仍糴滿原額,分兩年帶運?!?網(wǎng)絡解釋 出糶 出糶(出糶)是一個詞語, 拼音chūtiào 注音:ㄔㄨㄊㄧㄠˋ, 是指 |
私糶 | 私糶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比來要害守捉,人數(shù)至多,尚有漏失私糶之弊?!?基本解釋 謂販賣私鹽。 網(wǎng)絡解釋 私糶 唐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比來要害守捉,人數(shù)至多,尚有漏失私糶之弊?!? |
賑糶 | 賑糶 賑糶,zhèn tiào,,售米賑救。 基本解釋 1.售米賑救。 網(wǎng)絡解釋 賑糶 賑糶,zhèntiào,ㄓㄣˋㄊㄧㄠˋ,售米賑救。 |
減糶 | 減糶 (漢語詞語)【拼音】jiǎn tiào 【注音】 【條目】減糶(減糶) 【引證解釋】謂荒年時,米價上漲,國家將常平倉糧米減價出售?!肚鍟洹舨科摺ど袝汤陕氄破摺罚骸胺不恼卸逶粶p糶?!?基本解釋 謂荒年時,米價上漲,國家將常平倉糧米減價出售。 網(wǎng)絡解釋 減糶(漢語詞語) 【拼音】jiǎntiào 【注音】ㄐㄧㄢˇㄊㄧㄠˋ 【條目】減糶(減糶) 【引證解釋】謂荒年時,米價上漲,國家將常平倉糧米減價出售。《清會典·戶部七·尚 |
谷糶 | 詞語解釋 谷糶 [ gǔ tiào ] ⒈ 賣出谷物。 引證解釋 ⒈ 賣出谷物。 引 漢 王充 《論衡·治期》:“五穀生地,一豐一耗,穀糶在市,一貴一賤?!? |
平糶 | |
騰糶 | |
販糶 | 販糶 販糶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fàn tiào,意思是販賣糧食。 基本解釋 販賣糧食。 網(wǎng)絡解釋 販糶 販糶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fàntiào,意思是販賣糧食。 |
販糶 | 詞語解釋 販糶 [ fàn tiào ] ⒈ 販賣糧食。 引證解釋 ⒈ 販賣糧食。 引 《宋史·食貨志上六》:“﹝ 景定 ﹞二年,以都城全仰 浙西 米斛,誘人入京販糶,賞格比 乾道 七年加優(yōu)?!? |
陳州糶米 | 詞語解釋 陳州糶米(陳州糶米) [ chén zhōu tiào mǐ ] ⒈ 全名《包待制陳州糶米》。雜劇劇本。元人作,姓名不詳。宋代陳州干旱,劉衙內(nèi)的兒子、女婿趁開倉賑災之機,大肆搜括,并打死災民張fe69古。張子小fe69古去開封府告狀,包拯私訪得實,嚴懲貪官。 |
鬧糶 | |
義糶 | |
騰糶 | 謂以高價出賣。 基本解釋 謂以高價出賣。 |
散糶 | |
市糶 | 市糶 市糶(shì tiào),出售糧食的意思。出自《管子·國蓄》。 基本解釋 出售糧食。 網(wǎng)絡解釋 市糶 市糶(shìtiào),出售糧食的意思。出自《管子·國蓄》。 |
出糶 | 詞語解釋 出糶 [ chū tiào ] ⒈ 賣出糧食。 引證解釋 ⒈ 賣出糧食。 引 宋 蘇軾 《乞減價糶常平米賑濟狀》:“若不別作奏請,專守本條,不與減價出糶,深恐今年春夏新陳不接之際,必致大段流殍?!?《元典章·戶部七·倉庫》:“除已移咨 江 浙 行省,除支持糧斛外,餘有糧數(shù),照依各處目今實直市挨陳出糶接濟貧民,仰行下合屬體施行?!?清 方苞 《與徐司空蝶園書》:“歲祲之地,其糧聽有司出糶,俟秋成仍糴滿原額,分兩年帶運?!?國語辭典 |
散糶 | 散糶 sàn tiào 散糶(散糶) 謂米價暴漲時,政府出售平價米。 明 丘濬 《治國平天下之要·制國用·市糴之令》:“歲兇而民不足,則重谷,因其重之之時,官為散糶,則重者輕?!?基本解釋 謂米價暴漲時,政府出售平價米。 網(wǎng)絡解釋 散糶 sàntiàoㄙㄢˋㄊㄧㄠˋ 散糶(散糶) 謂米價暴漲時,政府出售平價米。明丘濬《治國平天下之要·制國用·市糴之令》:“歲兇而民不足,則重谷,因其重之之時,官為散糶,則重者輕?!?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