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珮纓 | 1.古代青年男女用以系香囊的彩色佩帶。 2.佩飾與冠纓。借指百官。 基本解釋 1.古代青年男女用以系香囊的彩色佩帶。2.佩飾與冠纓。借指百官。 |
翠珮 | 猶翠佩。 基本解釋 猶翠佩。 |
風珮 | 見“風佩 ”。 基本解釋 見“風佩”。 |
組珮 | 見"組佩"。 基本解釋 見"組佩"。 |
珩珮 | 指雜佩。各種不同的佩玉。 基本解釋 指雜佩。各種不同的佩玉。 |
瑜珮 | 玉佩。亦借指戴玉佩的人。 基本解釋 玉佩。亦借指戴玉佩的人。 |
玉珮 | 玉珮 《玉佩》是宋代詩人丁謂所作詩詞之一。 基本解釋 1.亦作"玉佩"。2.古人佩掛的玉制裝飾品。 辭典解釋 玉珮yùpèiㄩˋㄆㄟˋ 一種玉制裝飾品。通常呈扁平狀,系掛在衣帶、帽沿或用作項鏈的墜子。 如:「他身上的玉珮是傳家之寶,意義非凡。」 網(wǎng)絡(luò)解釋 玉珮 《玉佩》是宋代詩人丁謂所作詩詞之一。 |
珮袋 | 以紅紗制成的一種小袋子,專用以套在佩玉上。 基本解釋 以紅紗制成的一種小袋子,專用以套在佩玉上。 |
珮瑱 | 猶玉佩。 基本解釋 猶玉佩。 |
珮飾 | 玉佩。 基本解釋 玉佩。 |
珮黻 | 本為古代帶有佩飾的官服,后借指同僚。 基本解釋 本為古代帶有佩飾的官服,后借指同僚。 |
簪珮 | 1.亦作"簪佩"。 2.古代冠簪和系于衣帶上飾物。 3.借指仕宦。 基本解釋 1.亦作"簪佩"。2.古代冠簪和系于衣帶上飾物。3.借指仕宦。 |
捐珮 | 1.亦作"捐佩"。 2.拋棄玉佩。語本《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 基本解釋 1.亦作"捐佩"。2.拋棄玉佩。語本《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 |
珮珂 | 用黃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飾。 基本解釋 用黃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飾。 |
荷珮 | 1.承受。 2.亦作"荷佩"。感荷;感激。 基本解釋 1.承受。2.亦作"荷佩"。感荷;感激。 |
贈珮 | 傳說周代鄭交甫至漢皋,遇江妃兩女,解佩兩珠與之,交甫受而懷之,行數(shù)十步,兩女不見,珠亦隨失。 基本解釋 傳說周代鄭交甫至漢皋,遇江妃兩女,解佩兩珠與之,交甫受而懷之,行數(shù)十步,兩女不見,珠亦隨失。 |
漢珮 | 1.亦作"漢佩"。 2.即漢皋珠。 基本解釋 1.亦作"漢佩"。2.即漢皋珠。 |
玦珮 | 環(huán)形而有缺口的玉佩。 基本解釋 環(huán)形而有缺口的玉佩。 |
瓊珮 | 1.亦作"瓊佩"。 2.玉制的佩飾。 基本解釋 1.亦作"瓊佩"。2.玉制的佩飾。 |
珮玦 | 有缺口的環(huán)形佩玉。 基本解釋 有缺口的環(huán)形佩玉。 |
珮衽 | 佩玉和衣襟。 基本解釋 佩玉和衣襟。 |
璜珮 | 泛指玉佩。 基本解釋 泛指玉佩。 |
纓珮 | 1.見"纓佩"。 基本解釋 1.見"纓佩"。 |
銜珮 | 見“銜佩 ”。 基本解釋 見“銜佩”。 |
遺珮 | 1.亦作"遺佩"。 2.丟棄佩物。語本《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代指別離;分手。 3.相傳古代鄭交甫于漢皋遇二女,與談,二女解所佩之珠贈之。分手時回望,二女已不見。事見漢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后遂用為典實。 基本解釋 1.亦作"遺佩"。2.丟棄佩物。語本《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代指別離;分手。3.相傳古代鄭交甫于漢皋遇二女,與談,二女解所佩之珠贈之。分手時回望,二女已不見。事 |
魚珮 | 古代官吏佩帶于身的魚符。 基本解釋 古代官吏佩帶于身的魚符。 |
珮璜 | 玉佩。 基本解釋 玉佩。 |
釵珮 | 釵子和佩玉。泛指婦人飾物。 基本解釋 釵子和佩玉。泛指婦人飾物。 |
江浦珮 | 義同“漢皋解佩 ”。 基本解釋 義同“漢皋解佩”。 |
劍珮 | 1.亦作"劍佩"。 2.寶劍和垂佩。 基本解釋 1.亦作"劍佩"。2.寶劍和垂佩。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