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愚贛 | |
贛婁 | 贛婁 贛婁,是漢語詞匯,拼音是gàn lóu,是復姓。 基本解釋 1.復姓。 網(wǎng)絡解釋 贛婁 贛婁,是漢語詞匯,拼音是gànlóu,是復姓。 |
贛巨人 | 贛巨人 贛巨人,是指中國古代神話中生活于南方的一種動物. 基本解釋 獸名。梟陽。通稱狒狒。 網(wǎng)絡解釋 贛巨人 贛巨人,是指中國古代神話中生活于南方的一種動物. |
贛灘 | 贛灘 贛灘,漢語詞語,讀作gàn tān,釋義是贛江上游段。 基本解釋 指贛江上游段。贛江從贛州至萬安縣一段共有十八灘,故名。 網(wǎng)絡解釋 贛灘 贛灘,漢語詞語,讀作gàntān,釋義是贛江上游段。 |
贛灘 | 詞語解釋 贛灘 [ gàn tān ] ⒈ 指贛江上游段。贛江從贛州至萬安縣一段共有十八灘,故名。 引證解釋 ⒈ 指 贛江 上游段。 贛江 從 贛州 至 萬安縣 一段共有十八灘,故名。 引 宋 徐鹿卿 《水調(diào)歌頭·壽林府判》詞:“贛灘 石, 青原 雨, 快閣 晴,西江一帶風物,盡把祝長生?!? |
贛江 | 詞語解釋 贛江 [ gàn jiāng ] ⒈ 江西省最大河流,注入鄱陽湖,長江中游重要支流,長758公里,流域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 英 Ganjiang; 國語辭典 贛江 [ gàn jiāng ] ⒈ 位于江西省境內(nèi)的河川。有二源:西源為章水,源出該省崇義縣聶都山;東源為貢水,源出福建省長汀縣。二水在贛縣北方交會,北流注入鄱陽湖。 |
湘贛革命根據(jù)地 | |
贛婁 | 詞語解釋 贛婁 [ gàn lóu ] ⒈ 復姓。 引證解釋 ⒈ 復姓。 引 宋 邵思 《姓解》卷三:“贛婁,《漢書·藝文志》:齊 有隱士 贛婁子,著書五篇?!? |
贛江 | 贛江 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位于長江中下游南岸,源出贛閩邊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縱貫全省。有13條主要支流匯入。長766公里,流域面積83500平方公里。自然落差937米,多年平均流量2130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論蘊藏量360萬千瓦。從河源至贛州為上游,稱貢水,在贛州市城西納章水后始稱贛江。貢水長255公里,穿行于山丘、峽谷之中。贛州至新干為中游,長303公里,穿行于丘陵之間。新干至吳城為下游,長208公里,江闊多沙洲,兩岸筑有 |
贛激 | 贛激 ɡàn jī 贛激(贛激) -------------------------------------------------------------------------------- 1.亦作贑激。2.剛直激烈。 基本解釋 1.亦作"贑激"。2.剛直激烈。 網(wǎng)絡解釋 贛激 ɡànjī 贛激(贛激) -------------------------------------------------------------------------------- 1.亦作贑激。2.剛直激烈。 |
贛愚 | 贛愚 贛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ɡàn yú,是指剛直而愚蠢。 基本解釋 剛直而愚蠢。 網(wǎng)絡解釋 贛愚 贛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ɡànyú,是指剛直而愚蠢。 |
贛劇 | 詞語解釋 贛劇 [ gàn jù ] ⒈ 江西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由弋陽腔發(fā)展而來,現(xiàn)已成為綜合高腔、皮黃、昆曲等多種聲腔的劇種,流行于上饒、景德鎮(zhèn)等地區(qū)。 英 Jiangxi opera; 引證解釋 ⒈ 江西 主要劇種之一。由 明 代的弋陽腔發(fā)展而成。 國語辭典 贛劇 [ gàn jù ] ⒈ 流行于江西一帶的戲曲劇種。源于明代弋陽腔,清代晚期吸收了彈腔和部分昆腔,成為多聲腔劇種。 |
贛巨人 | 詞語解釋 贛巨人 [ gàn jù rén ] ⒈ 獸名。梟陽。通稱狒狒。 引證解釋 ⒈ 獸名。梟陽。通稱狒狒。參閱《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 引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郭璞 注:“即梟陽也;音感?!? |
愚贛 | 1.見"愚戇"。 基本解釋 1.見"愚戇"。 |
贛州市 | 詞語解釋 ⒈ 在江西省南部,贛江上游章、貢兩水匯合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49年設市。人口45萬(1995年)。向為贛南水陸交通及物資集散中心。以產(chǎn)竹器、皮枕、皮箱及廣柑、蜜橘、水蜜桃等著名。名勝古跡有八境臺、通天巖、郁孤臺、慈云塔等。 |
閩浙贛革命根據(jù)地 | 詞語解釋 ⒈ 又稱“閩浙贛蘇區(qū)”。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四省邊界地區(qū)。1928年1月,方志敏等領(lǐng)導弋橫起義,建立了贛東北革命根據(jù)地。同年10月,崇安等地黨組織領(lǐng)導農(nóng)民起義,建立了閩北革命根據(jù)地。1930年7月,閩北黨組織劃歸中共贛東北特委領(lǐng)導,同時成立中國工農(nóng)第十軍。1931年11月,成立了由方志敏任主席的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1932年底,根據(jù)地擴大到閩浙贛皖四省。1934年11月,紅十軍同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合編為紅十軍團,繼續(xù)擔任抗日 |
贛激 | 詞語解釋 贛激 [ gàn jī ] ⒈ 亦作“贑激”。 ⒉ 剛直激烈。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贑激”。剛直激烈。 引 清 查繼佐 《罪惟錄·太祖紀》:“山東 監(jiān)生 周敬心 疏國祚脩短,在德厚薄,非關(guān)歷數(shù),傳國璽非所尚也,語贑激,帝優(yōu)容之?!? |
贛愚 | 詞語解釋 贛愚 [ gàn yú ] ⒈ 剛直而愚蠢。 引證解釋 ⒈ 剛直而愚蠢。 引 《墨子·非儒下》:“其親死,列尸弗斂,登屋窺井,挑鼠穴,探滌器,而求其人矣。以為實在,則贛愚甚矣?!? |
贛劇 | 贛劇 贛劇是一個兼唱高腔、亂彈、昆腔及其它曲調(diào)的多聲腔的傳統(tǒng)戲曲劇種,所用方言為贛語。其起源和前身為弋陽腔,為著名的古代四大聲腔之一。弋陽腔饒河班、信河班兩大流派1950年相合,隨后進入省會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贛劇團,弋陽腔于是更名為贛劇。贛劇的彈腔,以二黃、西皮為主,其它還包括秦腔、高撥子、浙調(diào)、浦江調(diào)和文南詞諸腔,其中優(yōu)美動聽的文南詞腔調(diào)尤受群眾的歡迎。解放后,贛劇藝術(shù)進行改革,整理、改編演出了《 |
湘鄂贛革命根據(jù)地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