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嵇康鍛灶 | 三國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因不滿時政,棲居山陽(今河南修武)。他性好打鐵,常和好友向秀在宅前柳樹下鍛鐵。一次,鐘會前去拜訪,嵇康只顧打鐵,不理他。事見《晉書·嵇康傳》。后指名士隱遁,愛其所好,自得其樂。亦作:嵇生鍛 、嵇鍛 基本解釋 三國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因不滿時政,棲居山陽(今河南修武)。他性好打鐵,常和好友向秀在宅前柳樹下鍛鐵。一次,鐘會前去拜訪,嵇康只顧打鐵,不理他。事見《晉書·嵇康傳》。后指名士隱 |
嵇紹血 | 嵇紹血 嵇紹血拼音是jī shào xuè,注音是。 基本解釋 1.見"嵇侍中血"。 網絡解釋 嵇紹血 嵇紹血拼音是jīshàoxuè,注音是ㄐㄧㄕㄠˋㄒㄩㄝˋ。 |
嵇紹 | 辭典解釋嵇紹jī shào 人名。(西元253~304)?字延祖,晉人,嵇康的兒子。曾從武帝出戰(zhàn),為保衛(wèi)武帝,血濺御衣而死。武帝為感念其護君殉國的英勇精神,乃保留血衣而不洗。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嵇紹jīshàoㄐㄧㄕㄠˋ 人名。(西元253~304)?字延祖,晉人,嵇康的兒子。曾從武帝出戰(zhàn),為保衛(wèi)武帝,血濺御衣而死。武帝為感念其護君殉國的英勇精神,乃保留血衣而不洗。 |
滑嵇 | 詞語解釋 滑嵇 [ huá jī ] ⒈ 同“滑稽”。 引證解釋 ⒈ 同“滑稽”。 引 唐 王叡 《炙轂子錄·滑嵇》:“滑嵇,轉注之器也。若今人以一器物底下穿孔注之不已,亦若漏巵之類。以類人言語捷給,應對不窮,似滑嵇轉注不已,故呼辨捷之人為滑嵇?!? |
嵇呂 | 嵇呂 三國魏嵇康與呂安的并稱 jī lǚ 注音ㄐㄧ ㄌㄩˇ 三國 魏 嵇康 與 呂安 的并稱。二人相交甚為友善。事見《晉書·嵇康傳》。后因以借指摯友。 清 錢謙益 《閩中徐存永陳開仲亂后過訪各有詩見贈次韻奉答》:“論文 嵇 呂 更誰知,兵燹間關問索居?!?基本解釋 1.三國魏嵇康與呂安的并稱。二人相交甚為友善。事見《晉書.嵇康傳》。后因以借指摯友。 網絡解釋 嵇呂 三國魏嵇康與呂安的并稱 jīlǚ 注音ㄐㄧㄌㄩˇ 三國魏嵇康與呂安的并稱。二人相 |
嵇紹血 | 嵇紹血 嵇紹血拼音是jī shào xuè,注音是。 基本解釋 1.見"嵇侍中血"。 網絡解釋 嵇紹血 嵇紹血拼音是jīshàoxuè,注音是ㄐㄧㄕㄠˋㄒㄩㄝˋ。 |
嵇劉 | 嵇劉 嵇劉,讀音ji liu,漢語詞語,釋義是嵇康和劉伶的省稱,出處是《雨中作詩》。 基本解釋 三國魏嵇康和晉劉伶的并稱。兩人均嗜酒﹐故以喻指酒友。 網絡解釋 嵇劉 嵇劉,讀音jiliu,漢語詞語,釋義是嵇康和劉伶的省稱,出處是《雨中作詩》。 |
嵇侍中血 | 詞語解釋 嵇侍中血 [ jī shì zhōng xuè ] ⒈ 《晉書·忠義傳·嵇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wèi)莫不散潰,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wèi),兵交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紹為嵇康之子,官至侍中。后因以“嵇侍中血”指忠臣之血。 引證解釋 ⒈ 《晉書·忠義傳·嵇紹》:“紹 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 蕩陰,百 |
嵇子懶 | 見“嵇康懶 ”。 基本解釋 見“嵇康懶”。 |
嵇懶 | 同“嵇康懶 ”。 基本解釋 同“嵇康懶”。 |
嵇山 | |
嵇山 | 嵇山 山名。在安徽省宿縣西南。相傳三國魏嵇康居此。 2.山名。在河南省修武縣西北。亦以嵇康曾居此而得名。 基本解釋 1.山名。在安徽省宿縣西南。相傳三國魏嵇康居此。2.山名。在河南省修武縣西北。亦以嵇康曾居此而得名。 網絡解釋 嵇山 山名。在安徽省宿縣西南。相傳三國魏嵇康居此。2.山名。在河南省修武縣西北。亦以嵇康曾居此而得名。 |
嵇阮 | |
嵇康 | 嵇康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后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鐘會,遭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嵇康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 |
嵇琴 | 嵇琴 嵇琴是漢語詞語,一般是指嵇 所撫之琴。 基本解釋 1.嵇康所撫之琴。2.古琴的一種。相傳為嵇康所創(chuàng)制。 網絡解釋 嵇琴 嵇琴是漢語詞語,一般是指嵇所撫之琴。 |
嵇生鍛 | 見“嵇康鍛灶 ”。 基本解釋 見“嵇康鍛灶”。 |
滑嵇 | 滑嵇 同“ 滑稽 ”。 唐 王叡 《炙轂子錄·滑嵇》:“滑嵇,轉注之器也。若今人以一器物底下穿孔注之不已,亦若漏巵之類。以類人言語捷給,應對不窮,似滑嵇轉注不已,故呼辨捷之人為滑嵇?!?基本解釋 1.同"滑稽"。 網絡解釋 滑嵇 同“滑稽”。唐王叡《炙轂子錄·滑嵇》:“滑嵇,轉注之器也。若今人以一器物底下穿孔注之不已,亦若漏巵之類。以類人言語捷給,應對不窮,似滑嵇轉注不已,故呼辨捷之人為滑嵇?!? |
嵇散 | |
嵇侍中血 | 嵇侍中血 嵇侍中血是漢語詞語,是指忠臣之血。 基本解釋 《晉書.忠義傳.嵇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wèi)莫不散潰﹐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wèi)﹐兵交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紹為嵇康之子﹐官至侍中。后因以"嵇侍中血"指忠臣之血。 網絡解釋 嵇侍中血 嵇侍中血是漢語詞語,是指忠臣之血。 |
嵇心懶 | 見“嵇康懶 ”。 基本解釋 見“嵇康懶”。 |
嵇劉 | |
嵇鶴 | |
嵇劉 | 嵇劉 嵇劉,讀音ji liu,漢語詞語,釋義是嵇康和劉伶的省稱,出處是《雨中作詩》。 基本解釋 三國魏嵇康和晉劉伶的并稱。兩人均嗜酒﹐故以喻指酒友。 網絡解釋 嵇劉 嵇劉,讀音jiliu,漢語詞語,釋義是嵇康和劉伶的省稱,出處是《雨中作詩》。 |
嵇生鍛 | 見“嵇康鍛灶 ”。 基本解釋 見“嵇康鍛灶”。 |
嵇中散 | 嵇中散 這是顏延之《五君詠》中的第二首,歌詠的對象是魏晉間的名士嵇康。嵇康因曾作過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故于當時司馬氏的政治集團抱不合作的態(tài)度。他雖崇尚老莊,喜言養(yǎng)生服食之事,但富于正義感和反抗性,曾勇敢地抨擊虛偽的禮法與附炎趨勢之士,最后被司馬昭所殺。此就是通過對嵇氏不諧流俗的倔強性格的歌頌,表現了顏延之本人的人生態(tài)度。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嵇中散jīzhōngsǎnㄐㄧㄓㄨㄥㄙㄢˇ 三國時嵇 |
嵇鍛 | 見“嵇康鍛灶 ”。 基本解釋 見“嵇康鍛灶”。 |
嵇向 | |
嵇懶 | 同“嵇康懶 ”。 基本解釋 同“嵇康懶”。 |
嵇阮 | 嵇阮 嵇阮就是中國三國魏文學家嵇康和阮籍的合稱。二人在政治方面都不與魏國當權者合作。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上,嵇阮繼承了建安文學的傳統(tǒng),就此形成了灑脫、渾樸、含蓄的風格。 基本解釋 1.三國魏嵇康與阮籍的并稱。兩人詩文齊名﹐皆以嗜酒﹑孤高不阿著稱。 網絡解釋 嵇阮 嵇阮就是中國三國魏文學家嵇康和阮籍的合稱。二人在政治方面都不與魏國當權者合作。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上,嵇阮繼承了建安文學的傳統(tǒng),就此形成了灑脫、渾樸、含蓄的風格 |
嵇向 | 嵇向 嵇向,讀音jī xiàng,漢語詞語,指三國魏嵇康和晉向秀的并稱。 基本解釋 三國魏嵇康和晉向秀的并稱。兩人曾在山陽為鄰﹐共同鍛鐵﹐相交甚厚。嵇康被殺﹐向秀作《思舊賦》相追念。事見《晉書.向秀傳》。后因以借指摯友及其深厚的友誼。 網絡解釋 嵇向 嵇向,讀音jīxiàng,漢語詞語,指三國魏嵇康和晉向秀的并稱。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