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順之的詩詞(21首)

唐順之的簡介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yīng)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jìn)(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xué)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jìn))城內(nèi)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diào)兵部主事。當(dāng)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xué)者稱"荊川先生"。
-
明代:唐順之三晉連年苦被兵,九重拊髀憶豪英。
詔書更不從中御,萬里長城一委卿。 -
明代:唐順之四月旌旂出白狼,千山晴雪照油幢。
預(yù)知水草軍無乏,試辨風(fēng)云虜欲降。 -
明代:唐順之有客贈我日本刀,魚須作靶青絲綆。
重重碧海浮渡來,身上龍文雜藻荇。
悵然提刀起四顧,白日高高天冏冏。
毛發(fā)凜冽生雞皮,坐失炎蒸日方永。
聞道倭夷初鑄成,幾歲埋藏?cái)S深井。
日淘月煉火氣盡,一片凝冰斗清冷。
持此月中斫桂樹,顧兔應(yīng)知避光景。
倭夷涂刀用人血,至今斑點(diǎn)誰能整。
精靈長與刀相隨,清宵恍見夷鬼影。
邇來韃靼頗驕黠,昨夜三關(guān)又聞警。
誰能將此向龍沙,奔騰一斬單于頸。
古為神物用有時,且向囊中試韜穎。 -
明代:唐順之奏凱歸來拜冕旒,霍家襁褓更封侯。
因風(fēng)為報(bào)單于道,漢闕方梟越尉頭。 -
明代:唐順之牂牁南去亂峰連,滇海藤江一帶懸。
縱謂蠻封堪畫地,不知漢將若從天。 -
明代:唐順之草木千山鼓角風(fēng),將軍牧馬夜郎東。
靈臺向夕占星色,已報(bào)攙搶墮海中。 -
明代:唐順之月明吹笛武陵川,馬上行人望跕鳶。
莫怕炎洲饒毒癘,一冬飛雪似胡天。 -
明代:唐順之漢皇有道伏羌胡,南粵何知擅一隅。
萬里出師將問罪,不因大海富明珠。 -
明代:唐順之詔錫彤弓出禁城,良家六郡總從行。
將軍舊佩平蠻印,校尉新開橫海營。 -
明代:唐順之國恥猶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萬壑氣長寒。
豈恨藏弓早,終知借劍難。
吾生非壯士,于此發(fā)沖冠。 -
明代:唐順之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希有。
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
是日茅堂秋氣高,霜薄風(fēng)微靜枯柳。
忽然豎發(fā)一頓足,崖石迸裂驚砂走。
去來星女?dāng)S靈梭,夭矯天魔翻翠袖。
舑含沙鬼戲人,髬{髟思}崟磨牙薙捕獸。
形人自詫我無形,或?qū)⒏\示之肘。
險(xiǎn)中呈巧眾盡驚,拙里藏機(jī)人莫究。
漢京尋撞未趫捷,?!跹H丝斩稊\。
番身直指日車停,縮首斜鉆針眼溜。
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猶言技癢試賈勇,低蹲更作獅子吼。
興闌顧影卻自惜,肯使天機(jī)俱泄漏。
余奇未竟已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
道人變化固不測,跳上蒲團(tuán)如木耦。 -
明代:唐順之老楊自是關(guān)東客,短衣長軀棗紅面。
千里隨身丈八矛,到處尋人斗輕健。
謂余儒生頗好武,一揖滾滾發(fā)雄辯。
坐驚平地起波濤,蠕蠕龍蛇手中現(xiàn)。
撥開雙龍分海嬉,攢簇兩蛇合穴戰(zhàn)。
爭先盡教使機(jī)關(guān),縮退誰知賣破綻。
目上中眉猶自哂,綿中裹鐵那能見。
滿身護(hù)著不通風(fēng),百步攛來激流電。
飛上落下九點(diǎn)丸,放去收回一條線。
問君何為技至此,使我馮軒神雰眩。
答言少小傳授時,五步七步畫地踐。
邇來操弄三十年,渾身化作枯樹竿。
心卻忘手手忘槍,眼前只見天花旋。
乃知熟處是通神,解牛斫輪安足羨。
因君亦解草書訣,君槍豈讓公孫劍。 -
明代:唐順之君侯生長在炎洲,塞外層冰草木愁。
祇憐軍士猶寒色,臘盡轅門不御裘。 -
明代:唐順之少年意氣王千斤,鐵棒曾穿萬虜群。
壯士從來不病死,孤兒今屬羽林軍。 -
明代:唐順之邊人大半能胡語,胡騎年來亦漢裝。
誰向青紅氈帳里,單身縛得不花王。 -
明代:唐順之健兒白馬紫金鞦,不向沙場便酒樓。
夜來一賭青錢盡,尚有囊中血髑髏。 -
明代:唐順之虎翼龍?bào)创髮⑵?,逆?qū)流電走妖魑。
陣前捉得胡王女,賜與營中廝養(yǎng)兒。 -
明代:唐順之梯懸半綆哨臺高,胡漢鄰家隔一壕。
數(shù)日虜中無動靜,吉囊東去戰(zhàn)黃毛。 -
明代:唐順之太師昔日定南荒,親把長纓系莫王。
寄語老胡須自愛,射飛休得近邊墻。 -
明代:唐順之千金買士卻何為,一間過于十萬師。
黠虜欲逃頭可購,名王未獵客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