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的詩詞(451首)

杜荀鶴的簡介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
唐代:杜荀鶴蒙蒙煙雨蔽江村,江館愁人好斷魂。
自別家來生白發(fā),為侵星起謁朱門。
也知柳欲開春眼,爭奈萍無入土根。
兄弟無書雁歸北,一聲聲覺苦于猿。 -
唐代:杜荀鶴兄弟將知大自強,亂時同茸讀書堂。
巖泉遇雨多還鬧,溪竹唯風少即涼。
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閑步藥苗香。
團圓便是家肥事,何必盈倉與滿箱? -
唐代:杜荀鶴秋色上庭枝,愁懷切向誰?青云無勢日,華發(fā)有狂時。
枕上聞風雨,江南系別離。
如何吟到此,此道不聞知。 -
唐代:杜荀鶴舊衣灰絮絮,新酒竹篘篘。
只知斷送豪家酒,不解安排旅客情。 -
唐代:杜荀鶴故國看看遠,前程計在誰?五更聽角后,一葉渡江時。
吾道天寧喪,人情日可疑。
西陵向西望,雙淚為君垂。 -
唐代:杜荀鶴若以名場內(nèi),誰無一軸詩?縱饒生白發(fā),豈敢怨明時。
知己雖然切,春官未必私。
寧教讀書眼,不有看花期。 -
唐代:杜荀鶴如我如君者,不妨身晚成。
但從時輩笑,自得古人情。
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
男兒且如此,何用嘆平生。 -
唐代:杜荀鶴三族不當路,長年猶布衣。
苦吟天與性,直道世將非。
雁夜愁癡坐,漁鄉(xiāng)老憶歸。
為儒皆可立,自是拙時機。 -
唐代:杜荀鶴冰齒味瑤軸,只應神鬼知。
坐當群靜后,吟到月沈時。
雪峽猿聲健,風檉鶴立危。
篇篇一字字,誰復更言詩。 -
唐代:杜荀鶴步步入山門,仙家鳥徑分。
漁樵不到處,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頭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禮茅君。 -
唐代:杜荀鶴滿酌勸君酒,勸君君莫辭。
能禁幾度別,即到白頭時。
晚岫無云蔽,春帆有燕隨。
男兒兩行淚,不欲等閑垂。 -
唐代:杜荀鶴朝別使君門,暮投江上村。
從來無舊分,臨去望何恩。
行計自不定,此心誰與論。
秋猿叫寒月,只欲斷人魂。 -
唐代:杜荀鶴不計禪兼律,終須入悟門。
解空非有自,所得是無言。
眼豁浮生夢,心澄大道源。
今來習師者,多鎖教中猿。 -
唐代:杜荀鶴賢宰宰斯邑,政聞閭里間。
都緣民訟少,長覺吏徒閑。
帆落樽前浦,鐘鳴枕上山。
回舟卻惆悵,數(shù)宿釣魚灣。 -
唐代:杜荀鶴求名日苦辛,日望日榮親。
落葉山中路,秋霖馬上人。
晨昏知汝道,詩酒衛(wèi)吾身。
自笑拋麋鹿,長安擬醉春。 -
唐代:杜荀鶴馬上覽春色,丈夫慚淚垂。
一生看卻老,五字未逢知。
酒力不能久,愁根無可醫(yī)。
明年到今日,公道與誰期。 -
唐代:杜荀鶴一到天臺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巖上坐,見客海邊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鳴。
忙時向閑處,不覺有閑情。 -
唐代:杜荀鶴人生當貴盛,修德可延之。
不慮有今日,爭教無破時。
蘚斑題字壁,花發(fā)帶巢枝。
何況蒿原上,荒墳與折碑。 -
唐代:杜荀鶴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離。
封疆初盡處,人使卻回時。
開口有所忌,此心無以為。
行行復垂淚,不稱是男兒。 -
唐代:杜荀鶴到處有同人,多為賦與文。
詩中難得友,湖畔喜逢君。
凍把城根雪,風開岳面云。
苦吟吟不足,爭忍話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