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的詩詞(7首)

張旭的簡介
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并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
唐代:張旭欲尋軒檻列清尊,江上煙云向晚昏。
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華園。 -
唐代:張旭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勞歌。
笑攬清溪月,清輝不厭多。 -
唐代:張旭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jié)春思。
請君細看風流意,未減靈和殿里時。 -
唐代:張旭春草青青萬里馀,邊城落日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云間一紙書。 -
唐代:張旭山光物態(tài)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
唐代:張旭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
唐代:張旭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